坐着动车去延安( 二 )


在古代社会里被视为正色的黄、青、白、赤、黑五种颜色中 , 黄色最尊贵为中央色 , 在历朝史料和小说戏曲中 , 常可看到黄色被视为君权神授的象征色和御用色的故事 。 其历史依据何在?有人从中华民族的农耕经济及其对土地的特殊眷恋这一点上来找原因 。 黄土高原的肥沃保证了庄稼的丰盛和人畜的兴旺 。 黄字“从田 , 是田土沾于人身之色” , “土者 , 万物之所资生也 , 是为人用” 。 华夏族世代息居于黄土高原 , 对供给他们衣食住行的黄土大地 , 有一种特别祟仰而依恋的感情 , 并由此而对黄土之色产生一种景仰、祟尚的心理 。 所以 , 《说文解字》云:“黄 , 地之色也” , “黄为土色 , 位在中央” 。 还有学界观点 , 以古代文化“核心区域”理论来解释 , 我国远古文化核心之一是以炎黄族为代表人的西北黄土高原 , 他们自以为身居天地的中央 , 一切都以我为中心 , 一切以我为最佳 , 甚至连黄土之神黄帝也成了“中央之帝”或“中央之神” 。 黄土高原作为炎黄子孙生活的根据地 , 成为华夏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核心组成部分 。 黄色作为它的主元素 , 便理所当然地受到了独尊的祟奉 , 以后愈演愈烈 , 最后成为帝王的垄断色 。 陕北也是本朝龙兴之地 , 也许 , 在陕北黄土高原的层层皱褶中 , 在这轩辕部落的本土中 , 隐藏着浑厚博大、源源不衰的民族文化之真气流传 。
坐着动车去延安 , 掠过万重雄山 , 最能真切近距又富于速度感、运动感地观察黄土高原 , 山高谷深 , 石峡嵯峨 , 岩壁蛸直 , 奇伟峻险 , 令人惊心动魄 。 细细打量其中的细节 , 又会发现 , 关于村庄和田野的记忆还很鲜活 , 一道道山梁沟壑之中 , 炊烟和羊群触手可及 , 生机勃勃的万千生命 , 在这多情的厚土河湾里生长流淌 。 在这里 , 黄土高原的个性展露无疑 , 一方面它像母亲一样善良、温柔、丰腴、至美、慈祥 , 另一方面又如同父亲一样的严峻、刚毅、豪迈、包容、奋进 。 通过车窗 , 仰观俯察之际 , 深切感受来自祖先脉络的声音 , 整个黄土高原就像一本无法解读的天书一样 , 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的伟大、人类的渺小 。
人世间所有的大爱大恨 , 大忠大奸 , 大美大丑 , 大善大恶 , 大智大愚 , 都来自黄土的潜滋暗长 , 亦终将归于一把黄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