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上布满毒腺的蟾蜍有没有天敌?( 二 )

海蟾蜍作为中南美洲的产物 , 它最初来到澳大利亚是被请过去的 , 目的是为了除掉甘蔗地里的害虫 , 但是没想到它们在澳洲缺少天敌 , 最终泛滥成灾 , 就在澳洲的科学家们头疼不已时 , 2014年科学家们在野外发现了大量的海蟾蜍尸体 , 这些海蟾蜍都被开膛破肚 。
经过调查发现 , 将这些海蟾蜍开膛破肚的竟然是萌萌的澳洲水鼠 , 原来澳洲水鼠在发现了海蟾蜍的毒性后 , 竟然想到了一个绝佳的主意 , 那就是将海蟾蜍翻过来 , 避开它的耳后和背部的毒腺 , 用锋利的爪子划开海蟾蜍的肚子 , 将里面的内脏和四肢的肌肉啃食一空 。

除了以上这些动物外 , 像一些猛禽、鳖、肉食性的龟都是吃蟾蜍的一把好手 , 比如鹰类的猛禽 , 它们连毒蛇都不放在眼里 , 何惧这些蟾蜍呢?
而且我们只是说蟾蜍有毒 , 但是大多数蟾蜍的蝌蚪是无毒的 , 虽然蟾蜍能够长时间的离水 , 但是 , 它们产卵繁殖必须要在水中 。 蟾蜍的繁殖能力虽然很强 , 但是蟾蜍在产卵后就会离卵而去 , 让它们自生自灭 , 在这个期间 , 许多卵还没有来得及孵化就被一些肉食性的鱼类给吃掉了 。

孵化成蝌蚪后 , 蟾蜍的蝌蚪不像青蛙蝌蚪那样喜欢分散生存 , 而是倾向于成群游动 , 这也给了许多鱼类、龟鳖类动物捕猎的机会 , 因此 , 真正能够成功长大的蟾蜍实际上是数量比较少的 。
所以 , 蟾蜍在自然界中并非无敌的存在 , 恰恰相反 , 它们有许多的天敌 , 这些天敌共同的制约 , 让蟾蜍的数量维持在一个响度稳定的状态下 , 不会出现泛滥的情况 。

总结一下蟾蜍虽然身上有剧毒 , 但是这身毒并没有让它傲立于自然界中 , 最起码许多蛇类、龟鳖类、猛禽、水獭等动物都是可以无损的捕杀蟾蜍的 , 所以天敌的制约让它们只能稳定的发育无法泛滥 。
再加上它们的卵成活率并不高 , 还被人当成两种药材的主要来源(人为捕杀) , 它们如今的数量其实是不增反降的 。 但其实 , 真正的蟾蜍只是长相不太讨喜了一点 , 它们与青蛙一样都是捉害虫的能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