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在调控地球温度,大数据告诉你,少了它人类过得很痛苦


二氧化碳在调控地球温度,大数据告诉你,少了它人类过得很痛苦


文章图片


二氧化碳在调控地球温度,大数据告诉你,少了它人类过得很痛苦


文章图片


二氧化碳在调控地球温度,大数据告诉你,少了它人类过得很痛苦


文章图片


根据100万年前的冰岩显示 , 在温暖时期地球上的二氧化碳浓度约为0.028% 。 但在冰川时期地球上二氧化碳仅仅只有0.018% , 当时地球温度整整比20世纪低了4到7℃ 。 这些数据似乎在告诉我们二氧化碳和地球的温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 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地球温度会上升 , 反之则会降低 。 为什么小小的二氧化碳有这么大的威力?

二氧化碳独特的分子结构
众所周知 , 地球的热量最终来源是太阳 。 而自然界的各种物体 , 外向辐射的波长和其温度成反比 , 温度越低则波长越长 。 我们知道 , 太阳的光球表面温度达到了6000k , 所以太阳向外辐射主要是以短波的形式 , 比如紫外线和可见光 。 地球的温度较为宜人 , 所以向外辐射的温度主要是长波 , 比如红外线 。

而二氧化碳的分子中含有三个或者更多的原子 , 而原子之间的键能可以发生特殊的振动 , 从而可以吸收红外线 。 当键能的振动频率和地球向外辐射的能量分子振动频率相一致的时候 , 这些原本要向外辐射的能量就会被二氧化碳吸收 。 而吸收之后 , 二氧化碳就会将其释放出来 , 其中一部分的能量就会重新回到地球表面 , 所以地球表面温度就不会太低 。

为什么氧气和氮气不能吸收红外线
科学家首次发现二氧化碳可以吸收红外线 , 对地球的气候有重大影响是在19世界50年代 。
【二氧化碳在调控地球温度,大数据告诉你,少了它人类过得很痛苦】当时英国的John Tyndall和美国的Eunice Foote分别发现 , 二氧化碳、水蒸气和甲烷都可以吸收地球向外辐射的热量 , 但是浓度达到了大气99%的氧气和氮气就不可以 。 这是因为氧气和氮气分子当中只含有两个原子 , 不能够与红外线振动的频率相一致 。

二氧化碳越多越好吗
二氧化碳可以让地球恒温 , 但是二氧化碳的增多会导致地球温度的上升 , 所以当我们提及温室效应的时候 , 往往都会说到二氧化碳 。 地球温度的上升 , 南北极的冰川就会受到影响 , 海平面因此上升 , 最后危及的还是我们人类 。 而在今天 , 科学家认为地球上二氧化碳的浓度要比过往要高 , 未来2100年二氧化碳的浓度很有可能达到0.1% 。

很多科学家也表示 , 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 , 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上升了1℃ 。 所以未来如果我们人类不重视二氧化碳的排放 , 地球的温度就会持续升高 , 到了不可挽救局面的时候 , 谁都不能够逃脱 。 但是现在 , 我们依旧有控制的能力 , 我们只要从上到下每一个人都重视二氧化碳的排放 , 我们就可以抑制全球变暖的趋势 。

目前很多国家都已经做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 特别是CSS技术出现 , 也就是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技术 , 对于抑制减缓全球变暖发挥了重要作用 。 不过我们仍需要继续努力 , 崇尚低碳生活 , 毕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