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上帝创造了一个包罗万物的伊甸园 , 亚当夏娃暂居与此 。 而后 , 由于夏娃偷食智慧果 , 而知善恶、宠辱 , 因而开始拿树叶遮体 , 也因为他们违背了神的意旨 , 最终被逐出伊甸园 。 从此 , 生活更加艰辛、苦难 , 亚当得以终日劳作 , 夏娃则遭怀胎生产的苦楚 。
另外就是血缘 。 《圣经》并未直接言明两人的关系 , 但据《圣经·旧约》记载:夏娃是用亚当的肋骨所造 , 名字也是亚当取的 , 上帝让她必须受亚当的约束 , 因此 , 夏娃亚当二人就具有血肉相连的关系了 , 而且他们都出自同一个母地伊甸园 。
伊邪那美
伊邪那美是日本神话中最早出现的女神 , 也是日本的创世之神 。 让我们先看《古事记》中的记载:伊邪那美与伊邪那岐受到众天神诏示 , 二人一起“生”下了日本 , 然后又“生”下了诸神 。
伊邪那美在生火神时烧伤了下体 , 导致了她的死亡 。 而另一本古书《日本书纪》中的记载稍有变化 , 但大体与《古事记》相仿 。 我们可以把伊邪那美的记载归纳为与伊邪那岐结合、“生”下日本列岛、“生”下诸神、死后赴黄泉根之国 。
由此可以得知日本神话中第一次男女的结合 , 是在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身上发生的 , 其后才是“生”下日本和“生”下诸神阶段 。 也就是说伊邪那美先创造了人类生存的地方 , 再创造了神和人 。
但是比起前半段记载的“造”日本列岛与“造”人 , 进入黄泉根之国后的后半段记载则充分体现了日本文化中的狭隘一面 , 此时的伊邪那美形象发生了重大变化 。 首先是形貌上 , 《古事记》里对她的形象有这样的描写:“女神身上蛆虫聚集 , 脓血流溢 , 大雷在其头上 , 火雷在其胸上 , ……合计生成雷神八尊 。 伊邪那歧见而惊怖 , 随即逃回 。 所以她对丈夫反目成仇 , 从而一路追杀丈夫直到黄泉比良坂 。 在这一段情节中看到的是一个杀神的形象 , 更重要的是伊耶那美成了每天要杀死一千个人的死亡女神 。
现在我们来比较下造人的过程中融入的不同的文明所造成的不同结果 , 我们华夏民族向来注重人文精神 , 在神话中女娲作为女神 , 不仅造就了人类 , 还在人类遇到水灾时 , 一起与人类治水 , 这样的感召力也最终成就了大禹治水 , 所以女娲是按照“人”的样子被载入了正史 。
而关于夏娃《圣经·旧约》第一卷《创世纪》载:神用五天时间创造了世界 , 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 , 第六天才按自己的形象 , 创造了亚当 , 而后造出了亚当的伴侣夏娃 , 这对由神创造的始祖夫妇繁衍人类 , 开启了文明 。 《圣经》所载录的这一经典的“神”造“人”的创世神话 , 所以同样遇见水灾的时候 , 西方人只能祈求上帝保佑 , 然后坐着诺亚方舟“跑路” , 而非和华夏民族一样 , 选择逆水行舟——治水(这次疫情也一样) 。
最后是伊耶那美 , 在其前半段事迹中 , 完整地体现了她作为“造”人女神的特点 , 而后半段又表现出了的杀神的特点 , 这样看似矛盾 , 但就好比日本这个国家一样 , 本身就是个矛盾 。
上面三个关于“造人”的神话故事 , 其实可以总结成一句话:世界各地“造人”神话的不同 , 产生出了不同的人类文明 。
推荐阅读
- 70万年前,人类曾经拥有“阴茎骨”基因,为什么后来消失了
- 咸宁公布国土家底,园地面积达24万亩
- “夏娃理论”被质疑,人类并非起源于非洲?我国发现的化石很关键
- 中国的毒蛇小青龙,为何总遭国外“惦记”,凭什么一条价值100万
- 全球第一大骗子,终于藏不住了
- 史前文明的智慧生命或是龙形生物?其科技足可创造行星,改天换地
- 他前半生是身高1米22的侏儒,后半生是2米16的巨人,全球仅此一例
- 女娲或许不仅仅是个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