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诺以一种激怒常识的方式将他的老师巴门尼德奠定的思想主题推进到底 。 一旦接受了芝诺悖论的设定 , 当前的事实就变得并非那么坚不可摧了 , 一旦前提发生了改变 , 事实也将不再是事实 。
芝诺
两千年前的思想改变 , 两千年后有何意义?
日常生活中 , 我们碰上时间和空间突然改变的可能性微乎及微 。
生活在和平年代里 , 过了和平的几十年生活 , 生活虽然在改变 , 但世界的基础规律却并未有何翻天覆地的变化即使有不熟悉的新鲜事物在冒出 , 我们也习惯于用已有的知识体系将其纳入我们可操控的范围内 。
那么芝诺悖论除了作为哲学理论和数学问题来研究 , 对我们有何意义?
芝诺悖论的提出 , 距今已有两千多年 , 在当时的时代里 , 希腊思想刚刚摆脱米利都学派中那种与自然实存物纠缠不清的论述 , 在巴门尼德的存在思想这里甫一达致接近于柏拉图理型论的高度 , 意识到了存在之秩序的独一性 。
巴门尼德
亚里士多德曾认为芝诺悖论提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我们难堪 , 而是为了让我们脱离那表面看来理所当然 , 实质上已经固化的现成化思维 。
我们不是不可以设想通过由无数个单元构成的时间或距离 , 问题的关键完全在于如何界定这样的单元 , 如果以眼前所见的一个一个实物的任何样式来设想它们 , 则我们永远无法通过这样的时间或距离 。
反之如果将它们当作一切实物在这个世界上现实地显现出来之前的、完全无限定的质料状态 , 则这样的时间或距离不仅是可以通过的 , 而且简直可以说它们的存在就是为了被通过 , 它们就是在被通过的过程中才显现出来的 。
看得见的物质很重要 , 看不见的物质同样很重要 , 科幻小说《三体》中 , 个外星人最后对地球进行的毁灭式打击是降维打击 。 根据目前的弦理论来说 , 宇宙的维度 , 分为33个维度 , 地球就处在三维世界之中 。
我们已知的规则和自然规律在三维空间里也许是适用的 , 即使是科技发展如此迅速 , 在地球上 , 我们仍旧有许多未探索的领域 , 地球在转动 , 生物在进化 , 人类的活动也在不断改变着地球 。
多保持一点非常规的思考 , 是一件十分有必要的事情 。
芝诺悖论引发的争论贯穿古今 , 给科学界留下了思想的火种 , 也给我们思考问题提供了一个极好的透镜 。
人类热衷于制作最锋利的矛与最坚固的盾 , 然后双方持着矛盾 , 互相进攻 , 在这个过程中 , 武器与武力一次一次地进化 。
悖论的存在 , 是这个世界上还有不一样的思想存在的证明 。
【科学界有趣的悖论:只要乌龟先跑,人无论怎么追都追不上它】悖论与常识的每次交锋 , 都是人类对自我与未知的探索 , 在交锋中升级的思想 , 将成为有利的武器 , 带领着人类去探索未知 , 克服恐惧 , 就像脱离地心引力的先辈一样 , 人们发现规律 , 然后打破它 , 创造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