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巴门尼德是古希腊哲学家 , 他的“存在论”是其最为著名的理论 。
【巴门尼德:存在者存在,非存在者不存在】这条理论显然有些晦涩难懂 , 要想理解它 , 必须先弄懂两个基础概念 , 什么是“存在” , 什么是“不存在”:
1.存在是不生不灭的;存在是完整的 , 是单一的 , 是不动的;是没有终结的存在是不生不灭的:那就是不会产生 , 也不会消灭 。 这个思想 , 在面对死亡的时候 , 倒是能够起到安慰人心的作用 , 自己既然从来没有“存在”过 , 又有什么好失去的?“不生”自然就“不灭”了 , 也就是佛教中“空”的思想 。
存在是完整的 , 是单一的:既然是单一 , 也就是无限小 , 也就是不可再分;德谟克利特认为万物是由原子构成的 , 原子是不可再分的 , 原子本身就是完整的 。
存在是不动的:不能变化 , 也不能毁灭;没有过去和未来;巴门尼德认为所有变化都只不过是我们的一种错觉而已 , 这显然是否定了变化;按照其说法 , 花开花落的现象 , 就是“不存在” , “这朵花”自然也就等于从来没来过 。
这是一种“不存在”的物理现象 , 更是一种人生境界;正如徐志摩的那首诗:轻轻地我走了 , 正如我轻轻地来;挥一挥手 , 不带走一片云彩 。
我尽管来过 , 但是就当我“不存在”过吧;这句话里又何尝不是一种洒脱的情怀呢 , 又何尝不是真理呢 。
“存在”是没有终结的:也就是永无止境的;一年四季交替的变化 , 永无止境;太阳东升西落 , 永无止境;天体的运行轨迹 , 永无止境 。
“存在”有四种形式:
- 作为某样东西而“存在”:苹果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 。
- 依靠自己的能力起了作用:电流 , 你看不见摸不着 , 但是起到了作用;电动汽车能够行驶在马路上 , 电灯能够照亮屋子 , 电脑能够开机;你买了个大房子 , 能够住在“空间”里面 , 感到很舒适 , 这个空间也是“存在” 。
- 呈现为这个样子:认为这个人是“善良”的 , 因为他做了很多好事;“善良”就是呈现出来的样子;我看了一本书 , 茅塞顿开 , 心情感到很高兴 , “高兴”就是呈现出来的样子 。
- 思维里“存在”:一旦想到某个\"不存在\"的事物 , 就已经在我们的思维里存在了;“马”在现实生活中“存在” , 神话故事中的“独角兽”同样是“存在”的 , 我们能够思考它 , 甚至可以画下来 。
方之圆:一个东西既是方的又是圆的;根本想象不出来 , 这是个啥玩意儿;想都不能想 , 当然“不存在” 。
“矛盾”的寓言故事 , 很难想象这结果到底是啥 , 自然也是“不存在”的:
有一个人卖矛和盾 , 夸他的盾最坚固 , 什么东西也戳不破;又夸他的矛最锐利 , 什么东西都能刺进去 。
旁人问他:拿你的矛 , 来刺你的盾怎么样?
那人没法回答 。
2.存在者存在 , 非存在者不存在 , 是真理之路存在者存在:“思维里存在”也算“存在”;“能被思考”和“存在”就是同一个东西 , 如果正在思考一个“不能被思考”的东西 , 那就是荒谬的 。
非存在者不存在:一切事物至少在两个地方存在:思维或者语言 。
当你有所思考时 , 必须有某个对象“能被思考” , 而“非存在者”是“不能被思考”的 , 是不能被表达的 。
真理之路:巴门尼德将知识分为真理和意见;通向真理的道路只有一条 , 那就是承认“存在者存在 , 非存在者不存在” 。
3.存在者不存在 , 非存在者存在 , 是意见之路存在者不存在:明明“存在”你说“不存在” , 明明“有”你说“无” , 明明“是”你说“不是” , 那就是荒谬的 。
万有引力定律 , 从高处跳下来 , 必然摔伤;这点你不能不承认 , 不能不相信 , 不能不遵循 。
非存在者存在:对于“非存在物” , 我们不能认识 , 不能说出 , 甚至不能想象;“非存在者存在”是完全不可能的 。
意见之路:就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 应该始终走真理之路;当然 , 倒霉碰到非要和你辩论“非存在者存在”这样的鸟人 , 也只能采取“中人不可与上”的原则 , 采用“好好好 , 你说得对”的方式 , 尽量远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