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枯女孩劫后余生:每天药费超千元,姐夫一家至今未道歉


百草枯女孩劫后余生:每天药费超千元,姐夫一家至今未道歉


文章图片


百草枯女孩劫后余生:每天药费超千元,姐夫一家至今未道歉


文章图片


百草枯女孩劫后余生:每天药费超千元,姐夫一家至今未道歉



萌萌在县城租的房子里2021年底 , 河北威县一名高三女孩萌萌被姐夫喂下兑了百草枯的“感冒冲剂” 。
在众多网友和“中国肺移植第一人”陈静瑜等医生的帮助下 , 萌萌死里逃生 , 但劫后余生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
在家也要戴口罩、远离泥土花草、不能晒太阳 , 萌萌已无法回到正常的生活 。 她的手机里有6个闹钟 , 闹钟响起 , 就意味着她要吃药 , 然而她还不止要在闹钟响起时吃药 。
更要命的是 , 对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 , 一年的收入可能还不够萌萌吃两个月的药 。
但他们没有放弃 , “孩子已经到这步了 , 看见希望了 , 我不能耽误了” 。 卖房、贷款、砸锅卖铁 , 他们也要给孩子看病 。
一天要吃十多种药:
闹钟一响 , 就该吃药了
“卡里面没钱 , 不够 。 ”
看到手机弹出“银行卡可用余额不足”后 , 萌萌无奈地笑了一下 , 取消了这笔5000多元的买药订单 , 选择购物车里另一款单价3500多元的药物下单 , 好在 , 这次钱够 。 买药时 , 萌萌不时发出几声咳嗽 , 扯动体内的断骨一阵阵疼痛 。
萌萌19岁 。 2021年12月 , 正在读高三的她接过姐夫递来的由百草枯兑水制成的“感冒冲剂” , 她原本的世界就此被倾覆 。
2022年3月 , 做完双肺移植手术的萌萌从无锡康复医院出院 , 回到老家河北威县休养 。
今年5月的河北比往年要冷许多 , 红星新闻记者见到萌萌时 , 她正穿着薄羽绒服 , 坐在远离窗户的沙发上 。 她的头发稀疏且短 , 如同婴儿一般 , 一副口罩将整个脸遮住大半 。
“她在家也得戴口罩 , 医生说不能直接脸对脸说话 , 要么她戴着 , 要么我戴着 。 ”萌萌母亲高女士介绍 , “还得远离泥土、花草、飘絮 , 有细菌 , 怕感染 。 ”农村老家的房子卫生不达标 , 在医生的建议下 , 萌萌父母为她在县城租了一套楼房 。 消毒液成了家里常备 , 吃饭的碗也需要经常烫一下 。
阳光对萌萌来说也不再是温暖的代名词 , “一晒就黑 , 只能晚上出去逛逛” 。 运动也需要严格控制强度 , 刚出院时 , 她爬2楼都会喘 , 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 , 现在已经好了很多 。
身高不到1.6米的萌萌现在83斤左右 , 比出事前少了5斤 , 但与生病时相比 , 已经恢复了10斤左右 。 “最瘦的时候 , 胳膊上没肉 , 皮都耷拉着 。 现在孩子想吃啥就让她吃啥 , 还得多吃虾和鱼 , 补充营养 。 ”由于萌萌闻到油烟味就会咳嗽 , 每到饭点 , 她的父母都会从农村家里赶到县城给她做饭 。

萌萌的闹钟萌萌的生活十分规律 。 每天不到7点就起床 , 先吃两种药 , 再吃早饭 。 上午 , 闹钟在7:30、8:30、9:30准时响起 。 这时 , 她会拿起不离身的小保温杯 , 仰头将水和几片药一起吞下 。 中午12点左右吃饭 , 当然 , 也少不了吃药 , 饭前一种、饭中一种 , 饭后一种或两种(有的药隔天吃) 。 到了晚上 , 又是饭前两种 , 饭后闹钟也会准时响起 。 每天上午、下午还要进行雾化 。
她专门购买了一个药盒 , 共有28格 , 对应一周要吃的药 。 每天4格 , 对于每天要吃十二三种药物的萌萌来说远远不够 , 但这已经是她能买到的格数最多的药盒了 。 早上的药吃完后 , 再将下午晚上的药放进药盒里 。
她的药中有两三种价格很高 。 其中 , 雾化要用到的两性霉素B最为昂贵 。 在电商平台上 , 一瓶88元 , 萌萌一天就要使用8瓶 , 仅一日就需要700多元 。 口服药中 , 最贵的是伏立康唑片 , 一盒10片高达1800元 , 一天吃一片半 。
按照电商平台的价格 , 红星新闻记者计算得知 , 萌萌每日药费超过1000元 , 一个月药费就要3万多 。 这还是迫于经济压力 , 不得不将一些昂贵的进口药调整为国产药所花的药费 。
好在 , 最贵的几种药 , 她并不需要终身服用 。 萌萌介绍 , 等伪膜消失 , 雾化和伏立康唑这些药就可以停用了 , 剩下有一些药则可能要终身服用 。
每次到买药的时候 , 萌萌的父亲老马就要到村子里去转几圈 , 这家借500 , 那家借1000 , 凑几千块钱 , 给萌萌买药 。 “借钱还得寻思人家有没有钱 , 要不开了口人家就不好拒绝 , 也不能借多了 , 一下还不了 , 咱得等秋天葡萄下来才能还 。 一圈借不够 , 就再转一圈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