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还是要注意 , 瘟疫在雨水时节并非完全被消灭掉 , 这个时期的瘟疫只是减弱而非消逝 , 所以在防疫方面依然要引起重视 , 如果因为天气的原因放任瘟疫的发展 , 很有可能引起第二波瘟疫大潮 , 前期为了防疫所做的所有努力就会付之东流 。
古代的时候 , 因为公共卫生条件不好 , 所以人们在和瘟疫作斗争的时候往往抗不到雨水时节 , 在冬至的时候 , 瘟疫就已经带走了大部分人的生命了 。
只有一小部分的人可以活到春节过后 , 同时这些人中的一部分已经天然产生了抗体 , 他们的存在也是抵抗瘟疫的生力军 。
所以瘟疫病毒这种怕热的特性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就被古人摸透了 , 虽然一开始人们认为瘟疫就是上天惩罚人类的手段 , 后来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 , 似乎一到热天 , 瘟疫自己就消失了 。
人们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 也不知道这是温度在起作用 , 反而认为是太阳的到来才驱散了瘟疫 , 因此古代对于太阳的崇拜也是来源于此 。
不过古人的这种对太阳的崇拜和科学的认识也是殊途同归 , 毕竟太阳就代表着温度 , 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杀菌的功效呢 。
衰于惊蛰惊蛰是雨水之后的节气 , 根据雨水的特点 , 惊蛰其实就是雨水的加强版 , 当到达惊蛰时节之后 , 雨水变得越来越多 , 温度开始变得非常不稳定 , 可以说是一会儿冷一会儿热 , 人们往往因为不能准确添加衣物而感冒 。
不过到了惊蛰的时候 , 气温确实是在越来越暖的 , 所以瘟疫病毒会比雨水时期更加弱小 , 直到惊蛰过去之后 , 瘟疫病毒也就是消散不见了 。
因此可以看出 , 古人对于瘟疫的观察是非常全面的 , 从一开始面对瘟疫的束手无策 , 一直到清朝时期发展出了相对来说比较科学的防疫手段 , 这也是古人智慧的运用 。
清朝康熙时期 , 天花病毒在北京城肆虐 , 当时的贫民百姓面对天花真的就是只能听天命 , 但是康熙皇帝竟然发明出了种痘之法 。
【瘟疫始于大雪,生于小寒,弱于雨水,衰于惊蛰,古人咋知道的?】将天花病人身上带有病毒液体的水泡刺破 , 然后将稀释过后的液体从鼻腔种到健康的人身上 , 最后这个人就形成了天花抗体 , 永远不会得天花了 。
推荐阅读
- 陈根:异体健康干细胞,或能改善脑肿瘤治疗?
- 野生东北虎袭人,老虎重达几百斤,单枪匹马的人类能打败它吗?
- 千金藤素惹争议,抗新冠,可能还是它更有希望
- 羊驼为什么成为人类的福音?原来它跟新冠肺炎还有这种关系
- 一块巨石被精准切成两半,却不是人类干的,至今仍是不解之谜
- 突变太快、逃逸能力太强,病毒学家要奥密克戎毒株“自立门户”!
- 肿瘤免疫明星靶点:靶向CD137的双抗策略
- 科学家意外将头伸进粒子加速器中,遭400倍致命辐射后,奇迹存活
- 地球上万物都是相生相克,但没听说过病毒有天敌,病毒害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