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4岁的天天(化名)面瘫了 。
起因是天天因为耳朵疼被诊断为中耳炎 , 但是打了一周消炎针后 , 病情不仅没有好转 , 反而还出现了眼睛无法闭合 , 嘴巴歪斜的症状 。
经过医生面诊 , 考虑是面神经麻痹(面瘫) , 原因竟由中耳炎引起 。
虽然像天天这样面瘫的情况不多见 , 但中耳炎在孩子中却很常见 , 菌菌在坐诊中就经常遇到 。
1
中耳炎可致永久性听力下降
发病率高达83%
根据研究报告显示 , 62%的1岁内儿童和83%的3岁内儿童 , 至少都曾经历过一次中耳炎 。
而且在我们国家 , 小孩得中耳炎的发病率也在上升 。
这主要是因为6岁前孩子咽鼓管还没有发育完全 , 与成人的相比 , 孩子的咽鼓管较短、宽 , 且走向水平 。
一旦孩子感冒或者长期过敏 , 带有细菌或病毒的鼻咽分泌物会比成人更容易经由咽鼓管进入中耳 , 导致中耳腔的发炎 。
中耳炎是引发宝宝听力减退的一个主要原因!
一般情况下 , 只要及时治疗 , 急性中耳炎可以很快康复 , 家长也不需要过度担心 。
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 , 很可能会引起一些其他并发症:
●反复耳流脓、眩晕、头疼;
●鼓膜穿孔;
●引起鼓膜炎及各种并发症 , 甚至危害大脑 。
因此孩子得中耳炎后 , 家长能及时识别 , 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
两招教你识别
孩子是否得了中耳炎!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显示:至少有70%的中耳炎继发于感冒之后 。
所以一旦宝宝感冒 , 家长就要密切关注 , 如果发现下面这些症状 , 及时就诊!
尤其对于腺样体肥大的孩子 , 家长更要注意 。
对于疾病 , 永远是预防>治疗 。
那应该如何预防中耳炎这个讨厌的东西呢?!
预防中耳炎
2做3不做
◆ 这两件事最好做:
①防止呛奶和耳朵进水
避免躺着给孩子喂奶 , 防止孩子发生呛奶和奶汁回流到中耳引发炎症 。
孩子在游泳时要做好耳朵防护措施 , 如戴上游泳专用耳塞 , 游泳后和洗完澡及时用棉签吸出耳朵内的水分 。
②按时接种疫苗
造成儿童急性中耳炎的3种致病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未分型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杆菌 。
所以 , 按时接种肺炎球菌结合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流感疫苗 , 可以有效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
◆ 这三件事千万别做:
①不要随意给孩子掏耳朵
耳屎有保护耳朵和鼓膜不受伤害的作用 。
一般来说 , 耳屎可以通过咀嚼和吞咽的动作排出 , 但由于孩子耳道狭窄 , 耳屎很容易存积在耳道当中 。
家长千万不要自行给孩子掏耳朵 , 必要时一定要让医生为宝宝清理 。
菌菌在门诊时就经常遇到家长擅自使用挖耳勺或棉签给孩子掏耳朵而使孩子受伤的案例 。
②不要用力擤鼻涕
很多家长在帮宝宝擤鼻涕时 , 都习惯同时捏住宝宝两侧鼻孔 , 再让宝宝用力将鼻涕擤出 。
这样做不仅不能让宝宝将鼻涕完全擤出 , 还有可能损伤孩子听力!
耳鼻喉是相通的 , 如果将鼻孔堵住再让宝宝用力擤 , 整个腔体压力过大 , 就会造成鼻涕倒流 , 从而殃及其他 。
正确的做法是: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 , 稍微用力擤出另一侧鼻孔的鼻涕 , 然后再用相同的方法擤对侧 。
③不要让孩子长期暴露在有烟的环境中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孩子鼻腔通道和中耳黏膜 , 进而干扰咽鼓管的正常活动 。
孩子长期暴露在二手烟、三手烟环境里 , 会增加得中耳炎的风险 。
所以 , 千万不要在室内抽烟 , 抽烟后要洗手换衣服再抱孩子 。
推荐阅读
- 回顾 温州姑娘全麻做整容,手术后发现怀孕了,49天胎儿只能打掉
- 广东一女子两次试管换来女儿,去医院做检查时孩子被医生“扣”下
- 女博士王磊:30岁怀孕后瘫痪,生子后被丈夫抛弃,8年后逆风翻盘
- 男医生撞脸肖战走红,高颜值实在 “吸睛”,网友直呼太“治愈”了
- 女孩完璧之身被查出怀孕,质问医生诊断不准,被医生打脸
- 广东一女子轮番带公婆看眼科,每次都找同一位男医生,网友秒懂!
- 基因突变!10位地球上百万分之一的罕见人类!
- 滴滴司机花重金娶回二婚妻,结婚半年妻子跑回娘家:我在那里守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