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在冰上漂流389天后,带回噩耗:北极正默默“死去”?( 二 )


在前进停留的时候 , 陆陆续续出现了20多只北极熊 , 其中还有几只拖家带口 。 北极熊很少会对人类的船只感兴趣 , 就算知道船的到来一般也会进入海水或者直接离开 , 但这一路上的北极熊却在船停留后来到船面前 。

骨瘦如柴的北极熊
科学家们通过观察 , 发现这些北极熊都是瘦骨嶙峋的 , 说明有一段时间未进食了 。 大家推测应该是冰原的减少 , 浮冰再也承受不住北极熊的重量 , 让他们无法前往远处的海域进行捕猎 。
到此科学家终于确定 , 在地球无数年的冰层真的减少了 , 冰原面积也是多年来最小的 。 换句话来说便是 , 北极正在“死去” 。

正在死去的北极
北极“死去”的原因会是什么?根据推测 , 第一点便是因为全球气温的逐渐升高 。
高温汇聚在北极、南极时会让冰融化进入海洋 , 这是最直接的一点 。 当时研究人员调取了所有地区的温度资料 , 发现近两年来 , 全球大部分地区包括纬度位置高的地区 , 温度都超过了40度 , 而北极区域日照最高温也达到了38度 。
正常来说 , 地球受到太阳引力的作用 , 会呈现一个半椭圆形对着太阳公转 , 那么地球两边的区域受到的光照就会特别少 。
往年就没超过10度 , 有时候大部分是在零下40度的样子 , 而现在检查的时候发现最低的气温都是38度 , 所以导致了大部分的冰面开始消减 。

极地温度飙升
后来在用卫星巡查的时候 , 发现了臭氧层的薄弱 。
暂且不提原因 , 臭氧层的减少 , 使得太阳光里的紫外线格外的有灼热感 , 相对正常的阳光 , 它带有更高、更紧密的光线粒子(也有可能是光波 , 目前还在争议的便是光是由粒子构成还是由光波构成) 。
换句话讲 , 便是带有更多的热和温度 , 造成的结果便是冰层受到二次温度的灼热 , 加速融化 。
而臭氧层薄弱的原因有一部分在于家电的使用 。 常见的是冰箱 , 冰箱在使用过程中会用到制冷剂 , 而制冷剂在使用过程中会挥发大量的氟氯碳化物 , 在上升过程中和空气混合 , 会被分解为氟原子 。

氟原子
这些氟原子活性特别大 , 当它遇见臭氧时 , 会融合在一起 , 产生自由基反应 , 同时把臭氧分解 , 而这便是臭氧层薄弱的最大问题所在 。
即便如今不允许再使用这些东西 , 但臭氧层的恢复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 这段时间内所照射下来的阳光 , 无一不是特别强烈的光线 , 这也是北极消融的缘由 。
自工业革命以来 , 工厂的诞生给了我们生活的便利 , 同时工厂排放的污染气体除了会造成雾霾外 , 烟雾里的有毒物质也在进一步地压榨空气含量的空间 , 从而导致热气上升不了 , 一直徘徊在低空位置 。

工厂排放污染气体
随着海洋风把它们带到各地 , 包括北极 , 冰层融化迎来了第三次高温 , 继续加速融化 。
可以说上述提到的三点基本上都和人类的行动有着莫大的关系 , 如果不加以改变 , 那么今后的某一天 , 北极或许就会真正地死去了 。
北极没有了对人类的影响?关于北极对人类的影响 , 我们先说好的一面 。 北极经过不知多少亿年的演化 , 其地层埋葬了许多远古时代的动植物 , 换句话说 , 到今日 , 冰层底下有着让人难以想象的石油和碳资源财富 。
冰川不是一瞬间消融的 , 开始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当消融到一定程度后 , 这些石油、碳资源就会显露出来 , 同时也便于开采 。

北极资源开采
根据冰川面积的推测 , 其地下大概有着能供全中国所有人不间断燃烧1500年之久的存量 , 而冰层下还不止是这些 , 远古时代有着这么多大型的动物 , 其在被掩埋后尸体形成的沼气变换的天然气存量或许也有和石油等资源相当的数量 。
其他稀有的矿石 , 比如黄金、翡翠等等的存量想必也不会太差 。
而在冰层消亡之后 , 大部分未被分解的动物尸体则可以让科学家们探测到远古消亡灭绝的生物 , 可以有着很多的研究素材和实验题 , 为以后的发展做必要的贡献 。

北极史前生物遗骸
当然不好的点也有很多了 。 单就一个海平面的上升 , 或许就会让很多沿海地区的岛屿、海国被淹没在海洋深处 , 哪怕是大陆也不例外 。
大部分靠近海岸的地区、平原会被淹没成浅海 , 海拔高的地方又不适合人类居住 , 或许在北极消亡时 , 人类可能会被跟着消灭一半左右 。
食物链出现多生物的断链 , 人类文明虽然说不会因此断裂, 但后续需要发展的话也需要时间来抹平 , 可能会在三个世纪后才会重新回到现在的巅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