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纳斯湖发现水怪,参照物对比长100米,传说吃牛羊,到底是什么?( 二 )



鸟类会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该地区 。
对于欧亚大陆北部的鸟类 , 黑喉潜鸟、斑脸海番鸭、花尾榛鸡、北噪鸦、松雀等 , 喀纳斯湖是繁殖地的最南区 。
对于亚洲东北部的鸟类 , 杜鹃、白腰雨燕、北灰鹟、红喉歌鸲、红喉姬鹟、褐柳莺等 , 喀纳斯湖是最西的繁殖地 。
繁殖期的鸟群由于需要养育幼子 , 所以需要大量的食物 , 这些食物最终会以鸟粪的形式被排泄出来 , 进入喀纳斯湖的生态系统 , 成为底栖生态系统的养料 。

鲟鱼恰恰是一种底栖的鱼类 , 以小型甲壳类等软体动物为食 , 因为它是在中下层活动的 , 所以不太容易看到 。
这就是为什么喀纳斯湖的大湖怪很少被发现 , 如果是像哲罗鲑这样的食肉性鱼类 , 是在浅层水域活动的 , 就会经常被发现 。
1992年 , 葛洲坝长江背江段捕获一条百年鲟鱼 , 长5.2米 , 重500公斤 。 按照鲟鱼的寿命来说 , 它还可以再生长100年 , 长到10米没有问题 。
在50年代的时候 , 长江还有10米长的鲟鱼 , 而且这些鲟鱼被捕获往往都是在天气不好 , 打雷下雨的时候 , 因为这个时候江水里面缺氧 , 底层的鱼要浮到上面来 。

目击者看到跃出水面的巨怪有十几米长 , 往往也是在打雷下雨的时候 。 而游客在晴天从高处向下拍到 , 水中巨大的阴影可能确实是鱼群 。
所以 , 喀纳斯湖的水怪实际上是有一种比大红鱼还要大得多的巨型鱼类在里面 。 这种巨型鱼类往往不容易露面 , 不同目击者的不同说法混在了一起 , 所以才形成了水怪传说 。
▍喀纳斯水怪吞食家畜传说 。在很早以前 , 居住在喀纳斯湖周围的牧民都说湖中有水怪吃家畜 , 所以经常有牛羊失踪 。
80年代国家科学考察队调查该地区的时候 , 也在湖边发现了大量动物残骸 。

从来就没有人目睹过怪物吞噬牛羊的现场 , 那么湖边的动物残骸是怎么来的呢?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被闪电击毙的 。
喀纳斯湖是一个雷电频发的地区 , 经常会因为雷电引发山火 。
阴天水中缺氧 , 底层大鱼跃出水面 , 所以这两种现象就联系在了一起 。
中央电视台摄制组调查喀纳斯湖水怪时 , 曾经在湖中布下大网 , 但是第2天去看网 , 已经被拖拽离开原来布设的位置 。

【喀纳斯湖发现水怪,参照物对比长100米,传说吃牛羊,到底是什么?】网上破了一个大洞 , 而且据说网是被拖到深水中去的 , 因为网上的浮漂有肉眼可见的变形和缩小 , 只有在巨大的水压下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
哲罗鲑这种表层鱼类 , 最大只能长到两米左右 , 不可能拖动巨网 , 也不会深潜 , 所以在湖中肯定有一种生活在深水域的大鱼 。

所以 , 喀纳斯湖的水怪是两种 , 一种是生活在深水中的十几米长的大鱼 , 通常会在阴雨天跃出水面 , 白鲟鱼的嫌疑最大 。 还有一种是在表层游动的鱼群投下的巨大的阴影 。
变幻莫测的天气 , 底层深水中的未知大鱼 , 水中游动的鱼群 , 被雷电击毙的牛羊 , 就构成了喀纳斯水怪传说的全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