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前女婴被弃养医院外,成博士后生母砸50万认亲,她如何选择?( 二 )


做体力活儿很累 , 收入也不稳定 , 但看着女儿那稚嫩的笑脸 , 听着她喊爸爸妈妈的声音 , 肖崇阳就有了动力 , 刮风下雨也拉着车出门 。
转眼间 , 肖晶晶到了上小学的年龄 , 周围的邻居渐渐搬进了新居 , 肖崇阳一家三口还窝住在孝南区车站街的弄堂里 , 虽然清贫 , 但一家和睦温馨 。

夫妻二人忙着为女儿上学的书包、衣服、学费做准备 , 可还没等到开学的那一天 , 平静的生活就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
1995年 , 棉纺厂突然倒闭 , 全家人的生活失去了保障 。
40多岁的人没有一技之长 , 做什么能赚到钱?
肖崇阳左思右想 , 他有一个新发现 , 那就是不少邻居换煤气罐会遇到困难 。
当时没有煤气管道 , 家家户户做饭都用煤气罐 , 而煤气站又远 , 煤气用完后如果家里没有力气大的人就不知道怎么办 。
他当即决定帮附近的居民代充煤气罐 , 每次收费10元 。

那时候 , 房子都没有电梯 , 扛着一个30多斤的煤气罐爬楼非常吃力 。
但是 , 肖崇阳想给女儿买一顿肉吃 , 想给她买一些学习用品 , 就不得不咬紧牙齿把煤气罐扛起来放在肩上 , 中途再累也不停下休息 , 一口气爬到顶 。
为了补贴家用 , 祁春兰也顾不上自己多病的身体 , 在社区找了一份缝补的工作 。
夫妻俩再苦再累 , 对肖晶晶却从来没有一句指责或者批评 , 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看着女儿考进大学 。
自己穿破的衣服缝个补丁继续穿 , 可给女儿买东西从来不会吝啬 。
相比身边那些经常被父母打骂责罚的孩子 , 肖晶晶感觉自己是幸运的 , 所以她自信又开朗 , 在学校人缘也好 。

2001年 , 是她迎接中考的年份 , 可死神先夺走了她的母亲 , 又揭开一个隐藏多年的秘密 , 让她大为震惊 。
祁春兰查出胃癌晚期 , 她不想带着遗憾离开 , 就跟丈夫商量把女儿的身世说出来 。
“不可能!我怎么可能是你们捡来的孩子?”在母亲的病床边 , 肖晶晶不停地问 。
20天后 , 祁春兰没能熬过病痛的折磨 , 依依不舍地闭上了双眼 。
那时 , 离中考的日子正好2个月 。

2.出人头地为报恩三天后 , 肖晶晶红肿着眼睛返回学校 。
因为成绩优异 , 班主任老师对她也格外关注 , 了解到她的情况后感到心疼 , 找各种机会给她帮助和鼓励 。
母亲的突然离去对肖晶晶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 但考试的时间一天天临近 , 她没有时间哭泣 , 只能把所有的悲伤和不解藏在心底 。
因为 , 母亲生前经常跟她说 , “普通家庭的孩子要想出人头地 , 除了读书再没有其他途径” 。
虽然毫无血缘关系 , 但父母为了自己吃苦受罪、节衣缩食 , 她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

学习成绩 , 就是最好的报答 。
肖晶晶暗自下定决心 , 一定要考上大学 , 将来让父亲过上好日子 。
所以 , 在复习冲刺的阶段 , 她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 , 努力克制自己 , 不让头脑中出现任何杂念 。
拿到孝感一中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 , 周围的人都感到非常诧异 。
这所学校是湖北省首批重点高中 , 对很多孩子和家长来说可望不可及 。
可肖晶晶在考试前得知自己的特殊身世 , 又经历了丧母之痛 , 这种打击无异于晴空霹雳 , 无法想象她是怎么熬过来的 。
带着录取通知书 , 跟着父亲走到母亲的坟前 , 肖晶晶痛哭了一场 , 把对母亲的思念和感恩 , 全部诉说出来 。
高中阶段的学习更加紧张 , 肖晶晶住进学校 , 每周末只回家一次 。

为了给女儿攒学费 , 肖崇阳更加卖命地扛煤气罐 。
煤气站在7公里之外的城西 , 为了能多跑几趟 , 他早上6点前就起来 , 吃几口前一天晚上的剩菜剩饭 , 就骑着装有煤气罐的三轮车向城西赶去 , 争取在煤气站开门前到达 。
为了省时间 , 他中午不回家吃饭 , 就在路边的小摊上买两个馒头吃下去 。
直到煤气站下班 , 他才骑着三轮车回家 , 煮一锅白米饭 , 炒一盘青菜当作晚餐 。
万家灯火中 , 别人都在休息看电视 , 肖崇阳又出门挨家挨户收集空的煤气罐 。
出力流汗的人 , 都想吃肉解馋 , 可肖崇阳总是等女儿周末回来买一斤肉 , 自己舀一勺汤泡饭 , 把肉都夹到女儿碗里 。
被父亲宠爱的肖晶晶特别争气 , 一心投入学习 , 每次考试成绩在全年级的排名都遥遥领先 , 她获得的各类奖状贴满墙壁 , 是家中最好的装饰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