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对于中国农业十分重要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对于中国农业十分重要


文章图片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对于中国农业十分重要


文章图片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对于中国农业十分重要


转基因技术被称为“人类历史上应用最为迅速的重大技术之一” 。 操作和转移的一般是经过明确定义的基因 , 功能清楚 , 后代表现可准备预期 。 自然界中同样广泛存在自发的转基因现象 , 譬如植物界的异花授粉、天然杂交以及农杆菌天然转基因系统等等 。

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 , 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中 , 较为常见的包括了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农作物、生产疫苗、食品等 。 含有转基因作物成分的食品具有与普通食品一样的安全性 。 世界各国对转基因生物的管理因为国家不同而异 。

世界卫生组织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凡是通过安全评价上市的转基因食品 , 与传统食品一样安全 , 可以放心食用 。
目前 , 世界许多国家都把转基因生物技术作为支撑f发展、引领未来的战略选择 , 转基因已成为各国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 。
农业转基因生物 , 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 , 用于农业生产或者农产品加工的动植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 农业转基因生物主要包括:转基因动植物(含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和微生物;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产品;转基因农产品的直接加工品等 。
农业转基因生物可能会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构成一定的危险或者潜在风险 。

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

转基因技术有利的一面:
1、通过基因的改变 , 增加了食物的种类 , 提高了食物的品质;
2、提高了粮食产量 , 可以解决粮食短期问题;
3、增加食物的营养 , 提升食物的品质 , 这也是转基因食品最显著的一个特点;
4、减少了农药的使用 。 由于转基因农作物吸取了多种农作物的优点 , 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环境污染 。
转基因技术不利的一面:
由于转基因食品是违反自然规律的 , 因此有许多潜在的风险 。
1、人们普遍关注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 , 担心创造出的新型遗传基因生物可能会危害到人类健康 , 而转基因农作物和以此为原材料制造的转基因食品 ,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尚未有定论;
2、转基因技术是将其他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中 , 这有可能会导致某些物种的灭绝 , 使得生物遗传的多样性丧失 , 破坏生态平衡 。 由此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新的污染 , 即所谓的遗传基因污染 , 而这种新的污染源很难被消除 。

3、许多生物公司为了保护自己的产权 , 对所销售的转基因种子做了“绝育”处理 , 使得转基因技术造成了生物污染;

4、影响农业和生态环境 。 例如推广抗除草剂的转基因农作物 , 在一定程度上会助长使用更多的除草剂 , 这样就会危害其他的转基因作物 , 导致非转基因作为受到伤害甚至灭绝 。
为何要发展转基因技术?袁隆平院士已经给出了答案 , 他指出:“如果我们现在不发展分子育种 , 短则5年、长则10年 ,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就要落后于国际水平 。
今后利用生物技术开展农作物育种 , 是农业科技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 , 转基因技术是分子技术中的一类 , 因此必须加强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利用 , 没有技术就没有地位 。 对待转基因产品 , 科学慎重的态度并不是拒绝的态度 。 ”

转基因技术关系到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事实上 , 转基因技术关乎到整个中国的粮食安全 , 通过发展转基因技术 , 有助于将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 。
近些年来 , 我国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 口粮供给充足 , 2021年粮食产量获得了“18连丰” 。 然而 , 我国的粮食进口也创下历史新高 。 统计数据显示 , 2021年我国粮食累计进口数量1.6亿吨 , 同比增长18.1% , 进口金额748.1亿美元 , 同比增长49.2% 。

其中 , 大豆累计进口数量为9652万吨 , 而2021年玉米进口量较2020年增长近2倍 , 达到2835万吨 , 创下历史新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