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当汽油用,加油站会倒闭吗?有人说科学家被禁止研究免费能源( 二 )



沃登克里弗塔
假如特斯拉的“沃登克里弗塔”成功实现了洲际之间的无线输电 , 并且无线输电技术得到了普及 , 那么 , 今天的人们也许走到大街上 , 把手机的充电开关打开 , 就可以免费充电了 , 就像手机接收信号一样 , 有人说手机接收信号也需要定时交钱 , 欠费了就接收不到信号了 , 无线输电怎么可能实现免费充电呢?其实 , 做不到免费 , 但降低电价总是可以的 , 因为很多人共用一个设备 , 总比到处铺设电线 , 成本要低 , 至少不需要买充电器和电线了 。

科学家马可尼
“沃登克里弗塔”无法做到免费充电 , 那么 , 当有一种能源可以以非常低的成本制造出大量的电能 , 免费充电或者交很少的电费就可以充电的理想 , 是不是就实现了呢?所以 , “免费能源被打压阴谋论”还会继续解释一些现象 , 这就不得不提冷核聚变发电机了 。
核能其实是一种非常厉害的能源 , 也可以认为是新能源 , 但是 , 核裂变有风险 , 一旦发生泄露 , 后果不堪设想 , 核聚变安全性高 , 产生的废料半衰期非常短 , 太阳就是通过核聚变的方式提供能量的 , 所以 , 未来核能的利用 , 必然是往核聚变方向发展 , 可是 , 核聚变需要高温高压的条件 , 创造高温高压的条件 , 本身就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 , 能量是守恒的 , 按照目前的技术 , 用大量的电能创造高温高压的条件 , 让物质产生核聚变 , 再释放出来的能量也许还不够这个装置本身耗费的能量 , 目前 , 核聚变商业化无从谈起 , 但是 , 如果人类能在常温条件下让物质发生核聚变 , 是不是就可以利用核聚变来发电了呢?这就是所谓的冷核聚变发电机 。

氢弹也是核聚变 , 图为美国的一次核试验
冷核聚变是在700至800℃以下实现核聚变的技术 , 700至800℃的高温条件 , 人类是很容易创造的 , 早在20世纪的80年代 , 马丁·弗莱许曼与史坦利·庞斯就宣称完成了冷核聚变实验 , 但是 , 很多科学家重复了他们实验 , 发现无法再现 , 科学是讲实证的 , 要反复得到验证才能称之为科学 , 无法再现的试验结果 , 不能称之为科学 , 更无法应用到技术上 , 于是马丁·弗莱许曼与史坦利·庞斯宣称的冷核聚变实验还是无法发电 , 在此之后 , 日本和意大利的物理学家也曾做过冷核聚变试验 , 不过 , 在冷核聚变技术方面的进展始终很缓慢 , 于是 , 阴谋论者就开始怀疑冷核聚变试验是不是受到了抑制 。 冷核聚变发电机的技术一旦实现 , 人类就可以获得大量的电能 , 物以稀为贵 , 电非常多了 , 多到用不完了 , 价格还会贵吗?
当然 , 免费能源的观点往往也被一些物理学家视之为伪科学 , 持“免费能源被打压阴谋论”观点的人认为电费高、油价高是一个骗局 , 同样 , 也有人认为能源可以被免费使用也是一个骗局 , 免费能源只不过是人类的一个理想而已 , 因为人类根本就无法用非常低的成本获得大量的能源 , 即使有一天 , 人类成功实现了冷核聚变发电 , 甚至利用太阳能也变得十分的便捷和有效 , 能源依然是有价格的 , 能源的价格是比以前便宜了很多 , 甚至在公共场所还可以免费获得 , 但是 , 人们使用能源的数量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不断递增的 , 这就是美国物理学家弗里曼·约翰·戴森提出的“戴森球”理论 。
1959年 , 物理学家戴森指出 , 人类消耗的能源会随着文明的发展而不断递增 , 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 , 就需要获得整个太阳的能量 , 来维持人类文明的运转 , 到时候人类会在太空建设戴森球来吸收太阳的能量 。

?太阳
1964年 , 苏联天文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肖夫更进一步提出了文明三层次的理论 , 他认为文明分为三个等级 , 第一等级的文明是利用行星的能量 , 第二等级的文明是利用恒星的能量 , 第三等级的文明是利用整个星系的能量 , 人类现在还只是停留在第一阶段的前面 , 人类现在利用能源只是部分利用地球的能量 , 根本没有达到第一等级 , 把整个地球的能量给利用起来 , 100年至200年以后 , 人类文明会达到第一级 , 利用整个地球的能量 , 几千年以后 , 人类就会利用整个太阳的能量了 , 也就是达到了第二级 , 再过一段时间 , 人类若想进一步发展 , 就必须利用整个银河系的能量了 , 也就是说达到了第三级 , 尼古拉·卡尔达肖夫的观点被进一步总结为“卡尔达肖夫指数” , 卡尔达肖夫指数说明文明利用能源的量是不断递增的 , 越往前发展 , 所需要的能源数量越多 , 从这个角度讲 , 即使能把整个太阳的能量利用起来 , 能源也不会免费 , 因为到时候消耗量更大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