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过去吃什么?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也许需要找到食谱书和家庭账目本中、在菜单和购物清单中、在考古学家的发现里、在厨房和餐厅的建筑结构里,以及文学里关于菜肴的描绘 。但在食物史学者吉莉安·莱利看来,这些例子同样隐藏在纯艺术和实用艺术作品中 。
吃饭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仅关乎口味,更关乎品位和文化 。烹饪的艺术彰显在食谱书和家庭账目本中、在菜单和购物清单中、在考古学家的发现里、在厨房和餐厅的建筑结构里,以及文学里关于菜肴的描绘之中 。
英国当代知名食物史学者吉莉安·莱利认为,关于我们吃的什么、怎么吃的最鲜活诱人的例子,正隐藏在纯艺术和实用艺术作品中,等待我们去发现 。有些作品似乎直白地描绘着菜肴或原料的美妙,而在有些作品中,它们仿佛作为不经意的信息,出现在某个圣经故事或者神话场景的背景当中 。早期文艺复兴之后的绘画可以作为丰富的解密资源,但在那之前的时期,我们就不得不在考古发掘出的泥金手抄本、壁画、雕塑、墓碑、陶瓷以及家居用品中寻找依据 。
【饮食文化|人类过去吃什么?文艺复兴时代的饮食文化】
文章图片
文森佐·坎皮,《水果小贩》,16世纪80年代,布面油画 。(《不散的筵席:艺术中的饮食文化史》内页插图)
在《不散的筵席:艺术中的饮食文化史》一书中,莱利试图用这些从文明起源到文艺复兴晚期的资料和绘画将烹饪学连接起来,从艺术中还原一部人类饮食文化史 。书中提供了关于食物储备与市场的视觉信息,其中,我们可以瞥见植物、水果、蔬菜、鱼、飞禽、肉类是如何来到家用厨房的 。另外一些图像展示了在各类厨房里,厨师是如何准备食物、宴会与斋戒的,以及富人与穷人在正式场合和普通场合是怎么享受美食美酒的乐趣的 。
以下内容节选自《不散的筵席:艺术中的饮食文化史》,小标题为编者所加,非原文所有 。文中所用插图均来自该书 。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
文章图片
《不散的筵席:艺术中的饮食文化史》,[英]吉莉安·莱利 著,向垚 译,商务印书馆2022年2月版 。
文艺复兴时期的草药志中可以看到自然主义的回归
从文艺复兴时期的草药志中可以看到令人心情舒畅的自然主义的回归 。用通俗语言写成的《通俗草药志》,14世纪在帕多瓦成书 。该书是对萨勒诺发现的一部10世纪拉丁文手稿的翻译,而这部拉丁文手稿又翻译自希腊学者谢拉皮翁著作的阿拉伯语译本 。这是本令人惊叹的作品 。欣赏这位“勇敢直面自然”的艺术家逼真的植物画是种令人心动的体验 。那些来自现实世界的植物以一种野性的姿态爬进书里,定格在了艺术家的页面布局中 。当13世纪拜占庭的帕多瓦大学著名的植物学家彼得罗·德阿巴诺看到迪奥科里斯伟大的草药志时会感到惊讶吗?如果是这样,也许正是他启发了这件古代植物传说与现代现实主义愉快融合的作品 。
15世纪早期出现了一本用意大利语写成的《植物志》(Liber dei simplicibus),手稿一度属于威尼托的一位医生贝内代托·瑞尼欧(1485—1565年) 。书的作者是在威尼斯工作的医师尼科洛·洛卡博内拉,很早之前他就曾委托艺术家安德里亚·阿玛迪奥创作了将近500幅医用植物图像 。比起咖啡桌上的读物,这本更像是私人画册的植物志,被瑞尼欧和他的继承人珍藏起来 。后来他们将书交由威尼斯的圣若望及保禄大殿的僧侣们保管,因此我们才能在今天的马尔恰纳图书馆看到完好无损的它 。
文章图片
葡萄藤,出自《卡拉拉草药志》,即小谢拉皮翁著作的意大利语译本——《通俗草药志》 。(《不散的筵席:艺术中的饮食文化史》内页插图)
我们可以从一幅菊苣(Cichorium intybus)的图画中看到多种熟悉的栽培植物的影子 。我们一直知道,几个世纪以来,那些绿叶菜会当成蔬菜沙拉生吃,也会被煮熟后放入油锅里翻炒后食用 。最终,在几千年之后,洛卡博内拉和他的艺术家让我们看到了这些植物真正的样子 。锦葵,一种既可食用也可 当作舒缓药膏的植物,在这张图里看起来美丽极了,它的叶子放在汤或菜肴里煮熟时会变得柔软,就像它的近亲埃及长蒴黄麻一样 。这幅图画极为真实,在布局上也富有装饰性 。
推荐阅读
- 8500年前贾湖人类或已会养蚕织绸缎华服
- 令人震惊 人类史上被诅咒遗弃的五大家族盘点
- 人类之前古文明 亚特兰蒂斯文明灭亡真相
- 失落的玛雅文明 人类最希望了解却又最为神秘
- 探秘古人类饮食文化 他们都吃些什么东西?
- 难以置信!吃肉竟然可以提高人类颜值
- 西游记中的爱情观 妖怪比人类更疼爱老婆
- 魏晋南北朝服饰 魏晋南北朝之贵妇衣裙
- 改变人类历史的10大发明都有哪些?
- 时间流逝之谜 流逝过去的真的是时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