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亿公里外,日本隼鸟2号飞船在小行星上“暴力采矿”,碎石横溅( 二 )


为了降低 MMOD 造成的事故风险 , NASA 也开发出多种计算机模型和应用程序来对 MMOD进行风险评估 。

  • ORDEM 3.0

2014 年 , 美国宇航局轨道碎片研究办公室(ODPO)发布了其最新的轨道碎片模型ORDEM 3.0 。
该模型主要基于MMOD数据建立 , 由于MMOD数据库里的数据与实际的真实情况之间还存在差距 , 故利用ORDEM 3.0也不能完全消除在轨飞行器被MMOD攻击的风险 。

何况各个国家之间的MMOD数据库之间也有差异性 , 比如我掌握的那部分数据你没有 , 或者我想要的数据在你那 , 由于MMOD数据的采集过程涉及到一些航天机密 , 所以想实现MMOD数据共享不太容易 。
基于这些原因 , 目前我们还无法实现对MMOD运行状态的准确预测 , 在我们还未研究出切实可靠的MMOD状态预测模型之前 , 我们应该想办法减少MMOD的产生 。

结语日本隼鸟2号的主要任务是采取掩埋在小行星地表之下的矿石 , 不直接在其表面进行采样的原因是小行星表面的样本存在着被污染的风险 。
但隼鸟2号使用暴力手段对小行星进行采样 , 在采样的过程中产生许多碎石 , 这些碎石最终飞入空间成为太空垃圾 。

【3亿公里外,日本隼鸟2号飞船在小行星上“暴力采矿”,碎石横溅】目前我们的在轨飞行器还不能预测这些太空垃圾的运行轨迹 , 因此 , 现阶段我们要想法设法阻止太空垃圾的产生 。
隼鸟2号的暴力采样法显然是应该被摒弃的 , 那除了暴力撞击的手段以外 , 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 在不产生大量碎片的前提下能开采到位于小行星地表下的岩石样本呢?欢迎大家来评论区写下你认为可行的方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