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瑞之兆“白狍”现身内蒙古!这或许不是好事,白狍或被自然淘汰


祥瑞之兆“白狍”现身内蒙古!这或许不是好事,白狍或被自然淘汰


文章图片


祥瑞之兆“白狍”现身内蒙古!这或许不是好事,白狍或被自然淘汰


文章图片


祥瑞之兆“白狍”现身内蒙古!这或许不是好事,白狍或被自然淘汰


文章图片


祥瑞之兆“白狍”现身内蒙古!这或许不是好事,白狍或被自然淘汰


文章图片


祥瑞之兆“白狍”现身内蒙古!这或许不是好事,白狍或被自然淘汰


文章图片


祥瑞之兆“白狍”现身内蒙古!这或许不是好事,白狍或被自然淘汰


文章图片


祥瑞之兆“白狍”现身内蒙古!这或许不是好事,白狍或被自然淘汰


文章图片


综述内蒙古维纳河流域 , 一只白色狍子突然现身 , 在林间“散步” , 宛如神兽下凡 。 为什么会有白色的狍子出现呢?究竟是吉是凶?

再现白色狍子这不是内蒙古地区第一次出现白色的狍子 , 上一次是在40年前 , 白色的狍子并非如人们猜想的一样 , 是什么祥瑞 , 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
自然界的生物之所以能生生不息 , 不断进化 , 基因突变是一大动力 。
事物大多有两面 , 基因突变可以促进生物进化 , 适应改变了的自然环境 , 但也可能会导致生物出现严重缺陷 , 逐渐被自然淘汰 。

物竞天择 , 适者生存 , 自然环境在变化 , 如果生物不主动适应 , 结果只能是被环境所抛弃;社会领域也是如此 , 我们生活的环境也在改变 , 如果我们故步自封 , 不愿意学习新的知识、技能 , 适应新的环境 , 我们也会深受折磨 , 甚至会被抛弃 。

狍子本来应该是一身黄色的皮毛 , 这种颜色很容易隐藏在林中 , 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而全身洁白的狍子 , 是基因突变导致白化动物体内缺少酪氨酸酶的结果 , 这种物质可以产生黑色素 , 让动物的毛发 , 呈现有色状态 。 如果缺乏 , 自然会出现白化现象 , 皮毛全部呈现白色 。
不过 , 也有些白色的动物 , 并非是白化动物 , 而是白色亚种 。

如何区分这两种情况呢?也非常简单 , 白色亚种身上虽然以白色为主 , 但是仍会有其他颜色 , 比如黑色;而白化动物则全身只有白色 。
据目前的资料来看 , 我国还没有发现过狍子的白色亚种 , 因而 , 这些年发现的白色狍子应该都是白化狍子 。
白色狍子因为其稀有性 , 稀奇往往会带来两种相反的结果 , 一种是被奉为吉兆 , 广受追捧;另一种则截然相反 , 会被视为异端 , 遭人忌惮 , 甚至被赶尽杀绝 。
白色狍子在我国古代就出现过 , 被视为吉兆、祥瑞 , 不过 , 这种“特别”对狍子而言 , 并非什么什么好事 , 甚至会让它陷入危险 。

傻狍子的命运我们回想一下野生动植物的颜色 , 似乎都是特意设计好的 , 要么是天然隐身衣 , 要么是吸引配偶的华服 , 总之 , 都有其特定的目的 。
狍子也是这样 , 它们黄色的皮毛 , 就是进化而来的天然隐身衣 , 非常适合丛林生活 。
狍子通体是黄色的 , 在我们人类眼中 , 的确适合秋冬季节的黄色丛林 , 但是夏天绿色的丛林 , 是否还适合呢?
【祥瑞之兆“白狍”现身内蒙古!这或许不是好事,白狍或被自然淘汰】当然也是适合的 , 因为秋冬的黄色丛林在大多数哺乳动物眼里 , 也是绿色的 , 这是为什么呢?

自然赋予每种动物的视觉是不近同的 , 同一片丛林 , 我们看到的色彩却大不相同 。
我们人类眼睛中一般都有红绿蓝三种视锥细胞 , 这三种细胞的相互配合 , 让我们能看到五颜六色的世界 。 不过 , 色盲症患者因为缺乏红色视锥细胞 , 无法看到红色、黄色之类的颜色 。
陆地上绝大多数的哺乳动物都是“色盲症”患者 , 只有蓝、绿两种视锥细胞 , 黄色的狍子 , 在它们眼中就是绿色的 , 和一年四季的丛林都浑然一体 。

狍子白化后情况完全变了 , 它们就是一片绿色之中的“闪亮的白色” , 相当显眼 , 被捕食者注意到也是很正常的 , 这让它们凶多吉少 , 难怪很难活到成年 , 基因传递都成问题 。
白化对狍子而言 , 是一个灾难 , 而非吉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