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有危险了?NASA:直径1.8千米小行星,即将抵达近地点


地球有危险了?NASA:直径1.8千米小行星,即将抵达近地点


文章图片


地球有危险了?NASA:直径1.8千米小行星,即将抵达近地点


文章图片


地球有危险了?NASA:直径1.8千米小行星,即将抵达近地点


文章图片


地球有危险了?NASA:直径1.8千米小行星,即将抵达近地点


文章图片


地球有危险了?NASA:直径1.8千米小行星,即将抵达近地点


文章图片


地球有危险了?NASA:直径1.8千米小行星,即将抵达近地点


文章图片


虽然太阳每天都在照常升起 , 但很少有人意识到地球所处的太空其实并不安全
根据NASA最新公布的消息 , 2022年5月27日将会有一颗直径1.8千米的小行星飞掠地球 , 由于这种体量的小行星一般很少出现在地球附近 , 所以NASA认为它将是整个2022年对地球威胁最大 , 最具破坏性的小行星 。

这颗名为7335 (1989 JA)的小行星目前的时速是7.6万千米/时 , 虽然超级计算机的模拟结果显示 , 它最近时距离地球也有400万千米 , 也就是10倍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 应该不会对地球造成什么影响 , 但NASA仍然坚持认为它对地球造成了威胁 , 因为在它真正抵达近地点之前 , 只需要其轨道稍微发生偏移 , 那么最终就有可能撞上地球 。

其实NASA之所以分外关注这颗小行星 , 除了它比较大的体积外 , 还因为它是一颗周期比较短的环绕地球小行星 , 计算机的轨道模拟显示 , 虽然这颗小行星在2022年5月27抵达近地点后就会逐渐远离地球 , 但等到2055年6月23日时 , 它就会再一次抵达近地点 , 两次相隔不过33年而已 。

对于已经诞生了45亿年的地球来说 , 周期为33年的近地小行星就是一个经常袭扰地球的常客 , 而对于至少存在了1万年的人类文明来说 , 33年的周期也不算漫长 , 因此NASA这次发现的7335 (1989 JA)小行星确实可以说是一个长久威胁 。

不过以目前的科技发展速度来看 , 如果这颗直径1.8千米的小行星这次没能撞上地球 , 那么等到33年后它第二次抵近地球时 , 人类文明就应该已经具备了消灭这颗小行星的技术水平 , 因为它本质上就是个直径1.8千米的岩石金属山而已 , 在核武器面前并不算什么大家伙 , 现在只是没有成熟的运送手段而已 。

而2055年的人类文明在太空中的活动范围一定会比现在更大 , 相应的大规模载人平台以及小行星采矿技术也将趋于成熟 , 因此小行星再度来袭的时候 , 人类完全有能力把核弹埋设在小行星内部 , 然后在合适的时机引爆核弹把小行星摧毁 , 或者至少改变一下小行星带轨道 , 让它再也没有机会靠近地球 。
【地球有危险了?NASA:直径1.8千米小行星,即将抵达近地点】
之所以不选择用火箭运载核弹轰击小行星 , 是因为太空中没有大气层也产生不了冲击波 , 核弹爆炸的能量将全部以光和热的形式释放 , 杀伤力十分有限 ,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在小行星上打孔 , 然后把核弹埋进去 , 这样一来只要核弹的当量够大 , 那么爆炸瞬间的高温足以把小行星融化相当一部分 , 甚至是让小行星成为一摊铁水在宇宙中炸开 。

从近地小行星的分类来看
7335 (1989 JA)属于2.9万颗近地天体之一 , 但它1.8千米的直径已经超过了99%的近地天体了 , 在分类上属于“阿波罗”型小行星的它 , 在地球附近至少还有1.5万颗同类 , 其中不乏大质量彗星的存在 , 因此有理论认为地球早期的海洋就是由数量众多的彗星撞击送来的 , 因为彗星本质上就是一大团脏雪球 , 是宇宙中最理想的送水工 。

从概率上来看 , 大体积小行星撞击地球是早晚都会发生的一件事 , 虽然不太可能是像6500万年前那样10公里直径的小行星 , 但只要小行星的直径达到的千米级别 , 那么它就有能力影响地球相当一部分区域 , 甚至有可能造成全球范围内的一次小型冰河时期 。

因为大体积小行星撞击地球除了会产生陨石坑外 , 还会产生遮天蔽日的烟尘 , 就像火山灰会进入平流层并扩散到全球一样 , 小行星袭击产生的烟尘也会扩散到全球 , 给整个地球大气层蒙上一层阴影 , 这样一来太阳辐射过来的热量就无法全部到达地表了 , 地表的温度将开始逐渐下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