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近日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以下简称NASA)局长比尔·纳尔逊在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的听证会上又一次对我国航天事业进行了污蔑 。 纳尔逊称 , 两国火箭的外表是如此的相似 , 并以此荒唐的理由“推断”出我国“剽窃”了美国的技术 。
这已不是这位法律出身的前参议员第一次大放厥词了 。 就在今年4月 , 纳尔逊就已在记者发布会上攻击我国“没有与美国合作的诚意且缺乏透明性” 。 这里给大家翻译翻译什么叫作“诚意与透明性” 。
早在2011年 , 美国国会批准通过了臭名昭著的“沃尔夫条款” , 该条款从法律层面全面限制中美航天开展合作 。 对于这个条款纳尔逊知道吗?
答案是肯定的 。
就在去年6月的一次听证会上 , 当被问及是否支持“沃尔夫条款”永久化这一问题时 , 纳尔逊就很坚定地表态:“是的 , 我支持 。 ”所以 , 我们也就不难理解 , 他所谓的“诚意与透明”是什么意思:
我有你没有时 , 我坚决不跟你合作;你有我没有时 , 你得求着我跟你合作 。
可以说纳尔逊此番言论之傲慢甚至连美国自己的媒体都难以接受 , 美国杂志《太空新闻》就专门嘲讽“他忘了提到‘沃尔夫条款’这件小事” 。
当然 , 这位NASA局长之所以如此卖力演出 , 根本原因还是他深知给中国泼脏水是争取拨款的“财富密码” 。 纳尔逊宣称 , 要确保美国的优势 , 就必须提高财政拨款 , 而不是要求NASA提高创新 。
作为一个政客 , 其“搞钱”的功夫可见一斑 。
当然 , 换一个角度来看 , 在纳尔逊不断炒作“中国航天竞争威胁”进而向美国国会伸手要钱时 , 我国航天事业也确实在美国近年来连续不断的封锁打压下 , 所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
一言以蔽之 , 美国慌了 。
对此 , 可能有人不经要问 , 曾经那个“自信的美国”去哪了?中美的航天发展有经历过怎样的爱恨情仇?
01
首先要说明的是 , 美国从来都不是一个“自信”的国家 , 只要存在一个与他们实力相当的对手 , 他们就容易陷入左右横跳的境地 。
1957年10月4日的深夜 , 当那颗著名的斯普特尼克一号卫星在苏联拜科努尔发射场成功发射并进入地球轨道 , 美国立刻就陷入了举国性的集体焦虑之中 , 尽管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强硬的表示美国完全不担心苏联的卫星 。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但当时美国的舆论掌控力还不够强大 , 各路媒体、民众的“定体文”可谓铺天盖地 , 美国似乎一夜之间沦为了一个“二流国家” , 千言万语一句话“你国药丸” 。
于是乎 , 美国正式开启了对苏联的追赶 , 数以亿计的美元源源不断地投入到航天事业的发展 , 鼎盛时期一度接近美国全年GDP的5% 。 当时的美国已经意识到 , 科技的重大突破对于国家而言本身就是威力巨大的宣传武器 。
几乎与此同时 , 我国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 , 出于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的目的 , 果断开启了我们的“两弹一星”战略 。
02
美国卫星成功发射4个月后 , 我国也正式开启了研制卫星的前期工作 , 在那段相对落后同时也是激情燃烧的岁月中 , 老一辈科学家以及人民子弟兵挥洒青春、艰苦奋斗 , 终于让酒泉发射基地在黄沙遍野的戈壁深处拔地而起 。
(1960年 , 中国的第一颗探空火箭在上海郊区试射成功)
十年间 , 中国相继实现了探空火箭 , 原子弹试爆等一系列重大突破 , 当时间来到1970年 , 伴随着长征一号从酒泉咆哮而出 。 那一声名留青史的“东方红、太阳升”终于响彻了整个世界 。
这一年 , 很多中国家庭都给新生的孩子取名“卫星” 。
当时间来到1986年 , 对于全球航天史来说 , 这一年是动荡的一年 , 也是中国卫星发射商业化的起步年 。 从美国挑战者号升空73秒后解体到美国大力神34D火箭起飞故障再到法国阿里亚娜火箭点火失利 。
推荐阅读
- 外星文明信标?科学家在距离地球39光年外,发现巨大的“纪念碑”
- 课本上的爱因斯坦为何只有半身照?看他平时穿什么鞋子,就明白了
- “螺旋发射”实验成功,未来非传统航天发射方式将更受青睐
- 花10年研制:“人造太阳”的大磁铁有多强?可将航母吸离地面
- 人体新发现:近些年来,科学家们所发现的7个新的身体部位
- 太空没有氧气,为什么太阳还燃烧50亿年?科学家:一切都是假象
- 科学家发现2.5亿年前的人类,智慧体型远大于现在人类,真不可思议
- 宇宙送给地球人类的超级大礼包 10吨陨石落地其价值难以估量
- 科学的终点真的是神学?爱因斯坦晚年认为,世上一切都是安排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