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作为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 , 杨利伟在2003年驾乘着神舟五号飞船 , 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首次自主载人航天任务 , 如今19年悄然而过 , 已经57岁的杨利伟将自己当年搭乘火箭升空时所经历的“黑暗26秒” , 以文字的方式向外界展露他当时的回忆 , 而且这篇文章如今已经收录在我们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 , 名字就叫做《太空一日》 。
【航天英雄杨利伟的“黑暗26秒”:超负荷压力快压碎内脏,指挥大厅全员紧绷】杨利伟在文中透露 , 当时在发射升空之后的初期一切都很顺利 , 可是到火箭在上升到30-40公里这个高度区间时 , 飞船同火箭发生了非常强烈的共振 , 连同着舱内的一切都要剧烈震动 , 这其中也包括了杨利伟本人 。
根据杨利伟的描述 , 当时的震动叠加已经接近6G的负荷 , 以至于让他感到自己的眼前一片漆黑 , 超负荷带来的巨大压力令他感到自己五脏六腑似乎即将被震碎 , 虽然这段共振仅仅持续了26秒的时间 , 可是却让杨利伟在痛苦到极点时 , 生出了自己真的要牺牲于此的念头 。 而对于地面指挥中心而言 , 那段“黑暗26秒”也让地面工作人员全员精神紧绷 , 气氛空前紧张 , 因为当时飞船传回来的画面是定格的 , 一直到飞行器的整流罩打开 , 杨利伟的眼睛因为阳光照射而不由自主的眨了眨 , 这才让地面指挥大厅惊呼他还活着 。
如今19年已经过去了 , 当初困扰杨利伟甚至令人一度绝望的故障问题 , 已经通过改进工艺而彻底解决 , 并且此后的神舟系列载人飞船 , 都是在一次次更新和改良之后发射升空 , 就是通过这一点点的累积 , 终于让我们实现了中国宇航员首次进入中国空间站这个历史性的伟大目标!回顾新中国的航天史 , 我们不难发现 , 这就是一部在西方严防死守、围追堵截却成功突围的逆势史!由于西方的常年封锁 , 我们的火箭技术只能依靠自己 , 可即便是如此 , 我们仍然实现了载人航天 , 而且还是在无法得到任何先进经验指导下自己摸索出来的道路 。
不仅如此 , 当初中国有意加入国际空间站 , 可是却遭到了欧洲的戏弄和美国的闭门羹 , 可是中国并没有因此退缩 , 反而是通过长期规划以及刻苦钻研 , 打造出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宇宙空间站“天宫” 。 反观当初被西方视为掌上明珠的国际空间站 , 如今已经是老态龙钟 , 几次延期服役已经让国际空间站故障频出 , 因此在4年之后 , 多次延期服役的国际空间站将退出历史舞台 , 届时在近地轨道上正常运行的只有我们“天宫空间站”!天宫空间站将作为中国航天的象征 , 时刻提醒着西方所有对华不友好的势力 , 妄图用封锁来打压中国的一切企图都是徒劳的!
推荐阅读
- 二赴国际空间站成功,波音“星际客船”已安全返回,意味着什么?
- 电磁弹射火箭,轻舟羽舟开创人类航天新方式,为何雷声大雨点小?
- 未解之谜:哪怕是科学家们也无法完美解释的9个神秘事物
- 荒谬!“中国剽窃美国火箭技术?”NASA大放谣言究竟打算干什么?
- 波音公司的宇宙飞船,为什么还无法抵达国际空间站?就看这回了
- 现实悖论:这个世界上存在的6个自相矛盾的事实
- (科技知识):新闻中的航空科
- 已故天才的IQ密码
- 国际空间站迎大反转?波音星际客船成功对接!这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