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卖8年核桃、手串,他默默攒了50亿身家( 二 )



要把盘子做大 , 他深谙吸引卖家、扩充产品库的重要性 , 而文玩商家以个体户和夫妻店为主 。 林志明鼓励团队到国内各地的古玩城 , 邀请卖家进驻线上平台 。

这是一举两得的事——对卖家而言 , 线上渠道能帮助他们摆脱地域束缚 , 而卖家的涌入也丰富了微拍堂的品类池 。

池子大而不乱 。 微拍堂的文玩产品分为八大核心类别 , 即玉翠珠宝、工艺作品、钱币邮票、紫砂陶瓷、茶酒滋补、书画篆刻、文玩杂项及花鸟文娱 。 报告期内 , 微拍堂产品组合涵盖超过75个子分类 。

玉翠珠宝最受欢迎 。 2021年 , 该品类收入占整体GMV的39.1% , 为微拍堂带来15.87亿的收益 。

“匠人”是微拍堂打造的一大特色 。

林志明会对入驻的非遗匠人 , 进行流量扶持、消费者服务、营销支持等;还与江西景德镇、江苏宜兴、福建莆田等十多个文玩艺术品产业地的政府合作 , 合作培养新一代工艺美术大师与匠人、品牌馆等 。



卖家、商品到位了 , 下一步是让平台变得“智能” 。

了解客户并匹配给合适买家 , 才能促成交易 。 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 微拍堂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和使用模式 , 提高对用户行为预测的准确性 。 “瓷匠”手艺人赵占表示 , “微拍堂的客户非常精准且垂直 , 对瓷器有或深或浅的了解 。 ”

拍卖最怕作假 。 微拍堂的风险管理系统能识别虚假出价、自我抬价、虚假交易等行为 。

在文玩鉴定方面 , 通过艺术品区块链追溯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辨明货品真假;还与鉴定机构合作 , 推出“有证链计划” , 出具数字化、可追踪、不可篡改、加密及定制化的鉴定证书 , 对部分文玩进行认证 。

微拍堂几乎一半的员工都是技术岗 。



买家选择众多、信任平台并下单 , 给卖家带来订单 , 卖家不断加入 , 让平台文玩品类更丰富——林志明为微拍堂构建了良性循环机制 。

2021年 , 微拍堂注册用户数超7400万名 , 注册商家超33.1万名 。 其中 , 活跃买家达390万名 , 活跃商家数超过7.8万名 , 带来的订单总数超过8520万笔 。



近三年 , 微拍堂实现营收分别为4.73亿元、10.7亿元、9.78亿元 , 合计利润突破3.3亿元 。





低价“捡漏”


林志明身价水涨船高 。

按最新一轮融资 , 微拍堂每股成本达73.98港元 , 以公司1.76亿股计算 , 估值达130亿港元 。 若以持有的7011.2万股计算 , 林志明身价达51.87亿元 。

这位亿万富翁也有烦恼 。

长时间没能卖出去的积压产品 , 如何处理?

微拍堂的处理方案是:以0元起拍 , 每次最低加价6元 。 店铺商家也有套路 , 会在直播中反复强调:消费者可以用极低价格获得价值数万元的商品 , 甚至是孤品 。



“捡漏”吸引一众围观群众下单 , 但赝品次品问题不断 。 究其根本 , 消费者购买文玩时 , 按需自选“鉴定服务” , 支付鉴定费后 , 商家将产品发到鉴真阁及有证链商家鉴定 。



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掏这笔鉴定费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 , 微拍堂投诉量超2000起 , 除了质量问题 , 抱怨最多的就是“买到假货”、平台无法解决 。

4月30日 , 有消费者投诉称 , 买到赝品后 , 平台无法对商家进行约束 , 没法为消费者退款 。



这并非个例 。

去年3月 , 一位央视记者以190元的价格 , 拍到了当代画家马海方的早期作品 , 而马海方本人却表示这是很明显的仿品 。

申请平台介入后 , 微拍堂客服回复 , 通常商家会在微拍堂缴纳保证金 , 但是这家店铺的保证金一分没有了 , 损失只能消费者自行承担 。

因为假货、虚假宣传等问题 , 微拍堂被处罚过两次 。

“公众对我们平台上销售假冒、未经授权或侵权产品 , 即使并非属实或仅属个别事件 , 亦可能损害我们的声誉、降低品牌价值、破坏已建立的信任 。 ”微拍堂招股书中将此作为风险点阐述道 。

此外 , 居高不下的卖货成本也让林志明“压力山大” 。

2019-2021年 , 微拍堂销售及经销开支总计超9亿元 。 尤其是2020年 , 该项开支达5.6亿元 , 占当年总收入的52.3% , 其中广告宣传费用就有5.3亿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