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的海洋生物,只有“吃掉”自己脑子才能长大,海鞘究竟是什么


诡异的海洋生物,只有“吃掉”自己脑子才能长大,海鞘究竟是什么


文章图片


诡异的海洋生物,只有“吃掉”自己脑子才能长大,海鞘究竟是什么


文章图片


诡异的海洋生物,只有“吃掉”自己脑子才能长大,海鞘究竟是什么


文章图片


诡异的海洋生物,只有“吃掉”自己脑子才能长大,海鞘究竟是什么


文章图片


诡异的海洋生物,只有“吃掉”自己脑子才能长大,海鞘究竟是什么


文章图片


诡异的海洋生物,只有“吃掉”自己脑子才能长大,海鞘究竟是什么


动物为了求生 , 总会有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进化方式 。 但是 , 你见过只有吃掉自己的脑子 , 才能获得身体发育的特殊个例吗?
这种动物就是生活在大洋深处的海鞘 , 由于其独特的外形 , 又被称作“海中凤梨” 。 虽说这大千世界是无奇不有 , 可如果我们站在一个更宏观的角度分析 , 任何问题都没有绝对的好坏对错 。 就像海鞘一样 , 它们吃掉脑子的这种做法 , 听起来可能会让我们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 这其中蕴含的生物学道理 , 依然是值得思索与研究的 。
那么 , 海鞘究竟是一种什么生物?它们为了长大 , 为什么偏要吃掉脑子呢?

长得很像植物的动物——海鞘如果不告诉你们海鞘是一种海洋动物 , 单单是看它们的照片 , 或许大家很容易会误认为这是某种 , 依附于海底礁石的水生植物 , 甚至是无生命的自然物质 。 尤其是它那带有迷惑性的外表 , 很像是我们陆地上茄子和凤梨的顶戴株茎 。
但实际上 , 像很多海中的鱼类和两栖爬行动物一样 , 海鞘也是一种不折不扣的靠卵生繁殖的碳基有机体 。 并且 , 它们与后代幼崽类似于青蛙与蝌蚪 , 刚出生的海鞘幼体并不是成熟后的样子 , 而是一种在体型和外貌上都和父母存在明显差异的特殊形态 。

即便如此 , 青蛙的繁衍也是通过两性蛙种进行配对 。 而值得一提的是 , 海鞘还是一种雌雄同体的动物 。 这也是与植物非常相似的一点 , 我们大都只听说过可以自我受精的花蕊果实 , 却很少有由一独立个体完成整个繁殖过程的动物 。
其实在自然界中 , 与海鞘有着一样独特生理特征的品种还有很多 。 比如大家最为熟知 , 在每个夏季的潮湿清晨都会成队出现的蜗牛 , 就是雌雄同体最有代表性的动物 。 还有穿梭于河滩泥土里的蚯蚓 , 长时间不见阳光、以草根和腐植物为食的它们 , 也进化出了这种效率更高的繁衍方式 。

当然 , 像植物一样的特性 , 在海鞘的身上也不只有这一点体现 。 作为动物 , 海鞘的一生除了幼体阶段 , 基本上都是处于原地不动 , 这并不符合我们对于大多数动物的认知 。 要知道 , 就算是最懒的动物树懒 , 每一天的平均移动距离也有5米 。 可是大洋深处的海鞘 , 却是连几厘米的位移都没有 。
不过 , 它们实际上每天都在随着海底的洋流飘荡 , 通过这种简单的活动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正常能量供给 。 有着相同生存方式的还有隐匿于珊瑚礁的海葵 , 我们看起来好像是花瓣的东西 , 其实就是海葵的触手 。

在美国迪士尼公司出品的动画电影《海底总动员》中 , 不仅描绘了作为主人公的小丑鱼 , 珊瑚、海葵、海胆、海鞘等等 , 一般不被注意到的海底动物都有所体现 。
不得不承认的是 , 从海鞘的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来看 , 我们可以大致断定这是一种进化水平较低的动物 。 尤其是它们要吃掉脑子才能长大这一点 , 更是难以令人置信 。 然而 , 万物的生存都是有道理的 , 不管听起来再怎么天方夜谭 , 只要解释好它背后的原因 , 大家就会明白海鞘在生物学上的意义 。

海鞘为什么要吃掉自己的脑子?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 , 海鞘实际上并不是“吃掉”自己的脑子 , 还是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消耗掉大脑的能量 , 并将其分配于全身的其他器官 。
那么 , 这些能量都消耗去了哪里呢?
我们先来说海鞘的生命活动 。 虽然前文刚刚提到 , 海鞘一生中都没有多么大的运动量 , 但是它们却把其中九成以上的部分都留在了幼体时期 。 也就是说 , 海鞘的幼虫在很短的时间内 , 就用光了几乎所有的自主运动能量 。 如此强度的能量供应 , 离不开身体内部最大能量储备站——大脑的运转 。 就像一家公司的财务部门一样 , 通过自己的工作 , 来维持整个公司的合理生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