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商品|石柱 加快建设全国生态康养胜地

旅游商品|石柱 加快建设全国生态康养胜地

文章图片

旅游商品|石柱 加快建设全国生态康养胜地


核心提示
近年来 ,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所作重要讲话、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亲临石柱视察重要指示精神 , 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 , 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 推动市域“一区两群”协调发展 , 聚焦“全域康养、绿色崛起” , 全力打好乡村振兴、产业升级、城市更新、动能提升、绿色转型主动仗 , 努力打造渝东鄂西综合交通新枢纽、“两群”绿色协同发展新典范、武陵山区乡村振兴新样板、成渝地区康养经济新标杆 , 加快建设全国生态康养胜地 。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 , 位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冷水镇八龙村的云中花都景区迎来了众多游客 。
【旅游商品|石柱 加快建设全国生态康养胜地】总投资超过1亿元的云中花都 , 是集生产、生态、观赏、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园 , 拥有观赏植物3000亩 , 年产绿色蔬菜、果品4000余吨 。 春看牡丹遍山野 , 夏赏百花竞艳馨 , 秋采脆李满山岗的云中花都 , 将游客留在了冷水 , 为周边村民提供了近200个工作岗位 , 让村民们吃上了“康养”饭 。
近年来 , 冷水镇围绕高山、森林、草场、湖泊、田园、古镇、湿地公园等景观 , 以“康养旅游”为核心 , 深度融合健康养生、旅居度假、生态运动、文旅体验、休闲农业五大功能 , 在河源村和八龙村打造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 , 推动康养小镇建设 。
冷水的康养小镇建设 , 是石柱加快建设全国生态康养胜地的缩影 。 近年来 , 石柱聚焦“全域康养、绿色崛起”发展主题 , 努力打造渝东鄂西综合交通新枢纽、“两群”绿色协同发展新典范、武陵山区乡村振兴新样板、成渝地区康养经济新标杆 。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康养产业发展水平
目前 , 石柱交旅融合重点项目——渝利铁路沙子站客运设施建设正稳步推进 , 已完成总投资4.25亿元的82% 。
渝利铁路沙子站(增设客运设施)于2020年7月开工 , 计划2022年9月完工 , 建成投用后将进一步改善区域旅游景区交通格局、增添旅游产品、增加商气人气 , 提升石柱康养产业发展水平 。
很难想象 , 在1991年 , 石柱对外联络的通道 , 仅有一条公路 。 当时 , 从石柱到重庆 , 需先乘车到高镇 , 再乘船到朝天门 , 要耗时一整天 。
历经30年不懈努力 , 如今 , 独特的区位和便捷的交通 , 已成为推动石柱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必备要素 。
从石柱乘高铁 , 已经实现“1小时重庆、5小时武汉、8小时广州、9小时上海、10小时北京” 。
特别是近年来 , 石柱一面加强与周边区县联动 , 一面强化自身交通建设 , 全县“一环七射八联线”公路网络和“四高一铁”的综合交通骨架逐步成型 , 交通优势日趋凸显 。
未来5年 , 石柱将充分发挥联通“两群”和鄂西的节点作用 , 抢抓高铁时代机遇 , 聚焦东南西北、铁公水空、互联互通 , 全力建设高质量交通强县 , 加快构建“七高四铁一港一场”对外综合交通体系 , 切实推动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对外开放优势 , 努力在渝东鄂西区域发展中发挥集散作用 。
同时 , 石柱将积极推动渝宜高铁、梁忠石高速等跨区域重大交通项目建设 , 深入实施国省道、县乡道养护和改造工程 , 建好管好四好农村路 , 不断完善产业路、旅游路、便民路 , 努力打造渝东鄂西综合交通新枢纽 。
“两群”绿色协同发展 促进康养经济区域共享
今年初 , 石柱三河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电商产业服务中心建成投用 。 该产业服务中心占地25亩 , 总投资9798万元 , 立足于打造集农副产品批发零售展销、农特产品展示展销、冷链物流、电子商务、餐饮美食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服务平台 , 使之成为立足石柱、服务周边区县的农副产品信息中心、物流集散中心、线上线下交易中心 。
位于服务中心一楼的“源味石柱”品牌直营店 , 宽敞明亮 , 占地1000余平方米 , 能够同时接待超过200位游客 。 大厅内展示了200余款石柱特色农产品 , 不仅设有石柱农产品专区 , 还为涪陵、长寿、丰都等9个区县提供展区 。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铁公水空综合交通体系 , 石柱正加快建设渝东南综合物流园、西沱临港综合物流园、农特产品冷链物流电商产业服务中心 , 打造辐射渝东南、服务三峡库区的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