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星星闪烁了夜空 , 这是来自宇宙的浪漫 , 而你有多久没有仰望星空了?
土生土长的延庆人田海涛 , 回乡创业15年 , 将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与仰望星空的天文观测相结合 , 在延庆太安山脚下打造出以天文为主题的特色农庄 。 每当天空放晴 , 天文爱好者们都会聚集于此 , 期待着与光年外的星星来一场绝美的邂逅 。
由北京市委组织部指导并策划 , 北京广播电视台承制的全国首档聚焦人才的纪实节目《为你喝彩》 , 本期将带您走近北京华海田园创始人——田海涛 。
【为你喝彩:解密北京天文圈公认的观星网红打卡地!】
巧借优势灵活转型 , 将天文科普打造成延庆名片
回村创业前 , 田海涛做过企业职员、卖过保险、还下海经过商……15年的奔波和累积 , 让他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 。
思前想后 , 田海涛决定回村发展 , 不为赚钱 , 只为做有意义的事 , 成就自己的思乡情 。 他顶着家人的反对 , 用五年时间投入改造 , 将故乡的一片荒山打造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游一体的生态庄园 。 但好景不长 , 农庄运营三年后 , 田海涛意识到 , 一味照搬模仿、培育不出特色 , 没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 他将很快被市场淘汰 , 转型迫在眉睫 。
此时 , 客人的一句无心之语让田海涛意识到 , 海拔600多米的延庆太安山脚 , 正处于北京的上风口 , 空气质量优良 , 远离光污染 , 具备一流的观星条件 。 于是 , 2015年 , 敢想敢做的田海涛一头扎进了陌生的天文世界 , 他以其一如既往的执着和不服输的韧劲 , 慢慢的融入到了天文爱好者的新圈子 。
经过多年努力 , 田海涛的天文农庄成绩斐然 , 完善的配套设施、良好的互动交流平台 , 使他的农庄成为了北京乃至全国最大的民办天文科普基地 , 也是天文爱好者们心中的“网红打卡地” 。
天文和农庄两个看似毫无关系的词在这里找到了最对应的自洽 。 田海涛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京郊乡村振兴之路 , 这里也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创业项目、北京市科普示范基地 。
从荒滩到天文农庄 , 从无到有 , 田海涛出走半生 , 再次回归故土 。 他头顶理想 , 脚踩泥土 , 跨上天入地之界 , 拉近人们与遥远星空的距离 。
不忘初心反哺故土 , 星光照亮乡村振兴路
从农庄到天文科普基地的转型过程中 , 田海涛得到了国家天文台、中国天文学会、北京天文馆、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等大力支持 。 不仅如此 , 更有大批天文专家加入 , 他们共同组建了天文科普讲师团 , 为公众提供科普讲解、观测指导等专业服务 。
田海涛敏锐地发现身边“隐形价值” , 成功利用“暗夜-观星-天文科普”建立新的连接 , 把生态环境、科普教育融入到了基地发展 , 把生态的资本变成了富民的资本 , 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 。 同时 , 田海涛搭建平台、聚拢人才 , 为基地不断拓展新动能 , 开启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篇章 。 因此 , 2019年田海涛被评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 。
多年来 , 田海涛坚持反哺故土 。 截至目前 , 田海涛的园区共吸纳村民100多人就业 , 其中有残疾人31名、低收入户16户 , 平均每人在园区年人均增收近3万元 。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 , 要发展壮大乡村产业 ,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 田海涛也紧跟时代 , 在创建天文科普基地的基础上 , 还通过多种形式 , 带动周边83户村民增收 。 不仅如此 , 他还和周边联动 , 推动践行乡村振兴战略 , 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
2022年北京市农村工作会议强调 , 要自觉将“三农”工作摆在新时代首都发展大局中来把握和谋划 ,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 坚持大城市带动大京郊、大京郊服务大城市 , 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首都特点的乡村振兴之路 。 而这也大大促进了华海田园向天文科普转型的进程 。
总有人想出去流浪 , 也总有人想要回家 , 乡村从未封闭 。 在急速流转的时代 , 田海涛在故土上 , 寻找到了完整、充实、自我主宰又充满力量的生活 。 从农庄到天文科普基地的华丽转身 , 田海涛敢想敢做 , 他带着美好的愿景扎根乡村 , 致力将天文科普基地打造成为延庆的一张名片、北京的一张名片 。
推荐阅读
- 网红猴哥带粉丝淘二手车遭车商围攻,向对方鞠躬致歉:下跪都行!
- 又一国产车“封神”,动力碾压同级,长安、哈弗都不是对手
- 回顾湖南一女子出轨成瘾,离婚3次仍不悔改,贴钱开房与他人幽会
- 北京:女子与老汉偷情,拍下亲密视频要老汉给2千万!人财两空!
- 浙江地窖性奴案回顾:三名小混混为发泄兽欲,将妙龄少女囚禁地窖
- 狮子大开口!火箭收获3换3交易报价,还要倒贴2首轮?
- 深圳一公司,4.18亿卖21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