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方法证明光速不变!


4种方法证明光速不变!



光速不变原理:无论在何种惯性参照系中观察 ,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一个常数 , 都为299792.458公里/秒 。

证明光速不变的四项事实 。
1) 恒星光行差 。
2) 恒星都是一个一个的小圆点 。
3) 恒星都静止 。
4) 太阳光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
证明方法
任意恒星光行差都长期保持不变 , 证明:光行差不随时间变化 , 所以光速也不随时间变化 。 所有恒星的光行差都为20.5″角距 , 证明:所有恒星的光速都相同 。
《系统分析恒星光行差》中已经详细论证了“光速不变” , 所以不再重复 。
恒星都是一个一个的小圆点 , 证明:任意一个恒星的所有的光线的光速都相同 , 即没有不同光速的光线 。
因为没有任何光速‘变化’的现象 , 所以只有采用‘反证法’ 。
设:某恒星发来两种光速的光线;光速为c的光线 , 用c表示;光速为C的光线 , 用C表示;光速c>C
因为c和C都是连续的 , 所以观测者能够同时接收到c和C;但观测者同时接收到的c和C必然不是同时从恒星发出的 。
因此设:c发出的时刻为零;C发出的时刻为t;恒星零时刻的位置为A;t时刻的位置为B;因恒星周日视运动角速度ω=15.0411″/秒 , 所以A、B之间的角距φ=ωt
再设:φ=10′(太阳直径的1/3);恒星距离L=30光年 。
则:t=φ/ω=10×60÷15.0411≈40(秒)
c传播的时间T1=L/c=30(年)≈86400×365=946080000(秒)
C传播的时间T2=L/C
据题意知:T2=T1+t=L/c+t=946080000+40=946080040(秒)
所以:C=L/T2=946080000c/946080040≈0.9999999577c≈299999.987(公里/秒)
即:如果φ=10′ , 则c-C=300000-299999.987=0.013(公里/秒)=13(米/秒)
也就是说:如果两条光线的光速差为13米/秒 , 则这颗距离为30光年的恒星 , 就同时在角距为10′的A和B两个位置上 。
光速连续比间断变化的可能性大得多 , 如果恒星光速是在C和c的范围内连续变化的 , 则看起来 , 该恒星应该是:长度为10′角距的线段 。
因为从未看到过:恒星具有多个位置和任何拉长的现象 , 所以结论正确 。
恒星都静止 , 证明:所有恒星的光速都不随时间变化 , 都始终恒为常数c不变 。 这是因为如果光速不断变化 , 则看起来恒星必然是运动的 。 证明方法与上述类似 , 不再重复 。
太阳光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证明:太阳光的光速不变 。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依据是:光速=波长×频率
光波长和频率都是根据光干涉条纹确定的 。 根据‘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干涉条纹之间的间距 , 能够独立推算出‘光波长’ , 自然可确定‘光频率’ 。
这样推算确定的光波长和频率的乘积为常数 , 即不同颜色光的波长和频率的乘积相等;而且乘积数值等于检测的‘光速值’;从而充分证明:‘光速=波长×频率’成立 。
【4种方法证明光速不变!】迈克尔逊和莫雷通过长期多次分别检测 , 来自不同方向的阳光的光速 , 充分证明:阳光的光速不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