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基本案情】 44岁的刘某与22岁的孙某 , 通过微信摇一摇认识后 , 彼此有好感并同住一地 , 不久俩人约定在咖啡馆见面 , 并于当天发生关系 。 孙某给刘某画了一张饼 , 谎称自已是广州人 , 父亲经营三家大型酒店 , 将来准备把一家酒店给刘某经营 , 并以应急为由向刘某借钱7000元 。 第三天 , 刘某索要借款时 , 孙某说自已没有钱 , 刘某自知被骗 , 去派出所报警 。 在派出所内 , 两人争吵起来 , 孙某感觉自已与40多岁的刘某发生关系吃了亏 , 就以自已患有艾滋病为由吓唬刘某 , 刘某已有家室 , 听到此消息瞬间崩溃 。 后在民警查讯下 , 刘某承认自已根本没有病 , 只想吓唬刘某 , 又查 , 孙某收到刘某7000元转账后迅速将钱转入另一张卡中 。
本案例源自真实案件 , 笔者对原案例稍作改编 , 略去相关情节 , 但仍尊重了原案件的基本事实 , 不影响案件定性 。 本文对案件的分析 , 基于所有案件事实已清 , 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已确实、充分 , 且只对案件定性进行分析 , 不涉及量刑及证据运用 。 以下结合案例 , 根据刑法相关规定 , 展开分析 , 敬请指正和讨论 。
“非法占有目的”的判断刑法第五章侵犯财产罪中 , 除了故意毁坏财物罪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外 , 其他犯罪都要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 可是具体条文中又没有作出明文规定 , 因此 ,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被称之为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 , 也是这些犯罪必备的要素 。
目的存在于行为人内心中 , 难以找到具体的构成要件要素与之对应 , 因此 , 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便成为难题 。 根据张明楷教授的观点 , 非法占有目的由两方面内容构成 , 一是排除的意思;二是利用的意思 。 两者结合起来便可证明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
具体本案 , 孙某以父亲经营三家酒店 , 并打算给刘某一处酒店让其经营 , 先为刘某画了一个大饼 , 后虚拟应急的事实 , 向刘某借款7000元 , 并迅速将刘某转入的钱 , 转入另外账户的行为 , 具有排除的意思和利用的意思 , 因此 , 本案中 , 孙某针对7000元钱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
孙某涉嫌诈骗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 , 数额较大的 ,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 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 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本法另有规定的 , 依照规定 。
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 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 , 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 本罪侵犯的法益是他人对财物的合法占有权 。
诈骗罪侵犯对象仅限于可以用计价的财物 , 不包括非法利益 , 区别于招摇撞骗罪 。 骗色的行为也不构成诈骗罪 。 本案中 , 孙某骗刘某色的行为 , 难以评价为犯罪 。
诈骗罪的基本行为方式为: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 采取虚拟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对被害人实施欺骗行为→被害人基于被骗而产生错误认识或维持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而交付财产 于行为人→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损失 。 这也是诈骗罪完整的因果发展进程 。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 , 本法另有规定的 , 依照规定 。 意味着行人采取诈骗方式实施的其他犯罪行为 , 如果刑法另规定为其他犯罪的 , 不再按诈骗罪处理 , 如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金融票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有价证券诈骗罪、保险诈骗罪、合同诈骗罪等 。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 , 属于数额较大 。 本案中 , 孙某诈骗刘某7000元 , 属数额较大 , 应对其 ,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评价孙某谎称自己患有艾滋病吓唬刘某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第八条的规定 , 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 , 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 , 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 , 应当立案 。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增加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
推荐阅读
- 女子先后与七名男性发生关系,以怀孕为由索要30余万,如何评价?
- 回顾云南男子向表妹提亲遭拒,心生不满将其奸杀,场面刺激脸红
- 案例:福建一家三口都是重刑犯,囚禁女性卖自己,受害女性20余人
- 案例:32岁女子强迫62岁大爷与之发生关系,大爷反抗惨遭抢劫
- 案例:男子觊觎美女邻居,实施侵犯后欲500块钱私了酿惨案
- 男子性太急约相亲女子自驾游同住趁机强奸,想生米煮成熟饭被刑拘
- 非洲“艾滋之国”:平均寿命仅35岁,国王为防艾滋传染措施太奇葩
- 2016年,浙江美女被奸杀,刑警靠高科技破案,凶手让家属难以置信
- “麻豆传媒”50部不堪入目的视频被疯传,获利500万,害了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