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们遗忘的果冻,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被人们遗忘的果冻,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题图 / 图源:网络
果冻真的被消费者抛弃了吗?
出品| NBS新品略 作者|吴文武
又一个童年回忆的知名食品品牌被罚!
据信用中国官网信息显示 , 近日 , 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对江苏南京喜之郎食品有限公司逃避监管、违法排污罚款33万元 。
相关行政处罚书显示 , 江苏南京喜之郎污水总排口排水时 , 废水采样监控处于关闭状态 , 无法正常对正在排放的废水进行监测 。 经现场检测 , 排放的废水不符合标准 , 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对该公司逃避监管、违法排污 , 合计处罚33万元 。
南京喜之郎是广东喜之郎集团的持股企业 , 喜之郎集团旗下拥有多个品牌 , 除了消费者所熟知的果冻品牌喜之郎外 , 还有周杰伦代言的优乐美奶茶 。
尽管33万元的处罚金额不算大 , 但很快将这家成立于1992年的老牌食品企业送上了热搜 , 同时也引发了市场关注果冻行业 。
果冻看似被人们遗忘 , 甚至是被人们抛弃 , 事实上真的如此吗?中国果冻行业历经三十年的发展 , 经历巅峰与波折 , 果冻未来还会是一门好生意吗?
01果冻巨头喜之郎对80后、90后来说 , 小时候除了喝娃哈哈外 , 吃果冻也同样很快乐 。
果冻 , 一种小巧玲珑、晶莹剔透、爽滑可口的休闲食品 , 曾十分风靡 , 就算是现在 , 依然有很多人喜欢吃果冻 。
时间回到30年前 , 当时的中国果冻行业正处于市场发展初期 , 虽然行业竞争激烈 , 但整体发展较为缓慢 , 也没有头部品牌 。
1992年 , 刚毕业两年的李永军看到了休闲食品行业的发展机遇 , 拿着40万元的启动资金和两位兄弟一起创立了喜之郎 , 也就此改变了中国果冻行业 。
李永军将新成立的喜之郎的目标客户定位为儿童 , 希望儿童吃了之后身体强壮 , 立志要成为中国第一品牌 。
毕业于食品工程专业的李永军有着超前的商业头脑 , 不仅是一个产品高手 , 也是一个营销高手 。 李永军认为 , 只有“产品创新+品牌营销”才能让喜之郎成功 。
喜之郎在果冻产品上进行创新 , 首次采用塑料透明装 , 单个颗粒形式 , 保证一口一个 , 与传统的大包装明显区别开来 , 产品创新让喜之郎果冻脱颖而出 。
李永军还是营销高手 , 与广告公司一起策划 , 通过广告轰炸让消费者记住了喜之郎 , 很快让喜之郎成为果冻的代表品牌 。
在李永军的经营下 , 通过产品创新、品牌宣传和营销赋能 , 一举奠定了喜之郎的行业霸主地位 。
从1998年开始 , 喜之郎垄断中国果冻市场 , 在巅峰时期的2001年 , 喜之郎曾占据整个中国果冻市场70%的份额 , 其生产规模和销量都位居全球第一 , 年销售额达到20亿元以上 。
喜之郎1998年瞄准年轻人推出水晶之恋系列 , 采用心形包装 , 通过广告宣传 , 备受青年男女的追捧 , 成为新爆品 。 2004年喜之郎推出海苔食品品牌美好时光 , 2007年喜之郎推出优乐美奶茶 , 请周杰伦代言 , 一年销售30亿元 。
目前 , 喜之郎拥有“喜之郎”、“优乐美”、“水晶之恋”、“美好时光”和“开心时间”等多个品牌 , 市场影响力依然存在 。

02果冻行业三十年如果以喜之郎成立的1992年开始算 , 中国果冻行业历经了三十年的发展 , 时过境迁 , 果冻行业也历经巨变 。
果冻行业诞生于中国改革开放之后 , 快速进入发展期 , 在传统商超零售时代就迅猛发展 。 数据显示 , 中国果冻行业从2009年至2015年以15%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实现了市场规模200亿元的跨越 , 登上行业巅峰时期 。
但此后 , 中国果冻行业增速明显放缓 , 进入发展成熟期 , 到了2018年果冻行业规模才将近230亿元 。
喜之郎、蜡笔小新两大果冻巨头销售出现连续下滑 , 其中蜡笔小新从2015年开始连续五年亏损 。 作为果冻行业的龙头老大喜之郎在2016年的销售额下滑幅度也在30%至40% 。
中国果冻行业经历了什么样的三十年 , 在NBS新品略看来 , 可以简要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
第一 , 果冻行业竞争十分激烈 。
休闲食品行业历来竞争十分激烈 , 除了头部品牌喜之郎发展一路势如破竹 , 成为行业巨无霸外 , 后来有越来越多的新品牌入局 。
比如蜡笔小新、樱桃小丸子、旺旺、亲亲、徐福记、雅客、佐佐等品牌相继入局果冻赛道 , 其中蜡笔小新在2000年成为行业第二 , 蜡笔小新在2013年上市时营收达到18.34亿元 , 净利润达到3.26亿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