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垃圾回收日入3万?大连查获195吨扇贝壳,拒收4年为何屡禁不止


洋垃圾回收日入3万?大连查获195吨扇贝壳,拒收4年为何屡禁不止


文章图片


洋垃圾回收日入3万?大连查获195吨扇贝壳,拒收4年为何屡禁不止


文章图片


洋垃圾回收日入3万?大连查获195吨扇贝壳,拒收4年为何屡禁不止


文章图片


洋垃圾回收日入3万?大连查获195吨扇贝壳,拒收4年为何屡禁不止


文章图片


洋垃圾回收日入3万?大连查获195吨扇贝壳,拒收4年为何屡禁不止


大连海关所属大窑湾海关关员近日发现了一批奇怪的货物 。 这批货物申报的名字是“扇贝壳” , 但是这些扇贝壳大部分壳体不全 , 而且还附带着污泥和残渣剩肉 , 这些杂质占比重非常大 , 谁会进口这样的扇贝壳呢?
终于这批处处透露着古怪的“扇贝壳”在有关机构的鉴定下 , 现出了真身 。 原来这些并非是什么“扇贝壳” , 而是不法买家进口的贝壳类洋垃圾 , 是我国明令禁止的固体类废物 , 这些洋垃圾也被海关勒令原路退回了 。

虽然我国早在2017年就明令禁止进口洋垃圾了 , 但还是有人在顶风作案 , 原因就在于洋垃圾的背后是蕴含着巨额利润的产业链 。
这事还要从二十世纪末开始讲起 , 曾经在我国进口洋垃圾是合法的 , 而且是政府鼓励的行为 。 当时我国的经济开始腾飞 , 制造业等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 , 但是生产原料和生产速度发生了严重脱节 , 简单来说就是我国的生产原料无法供应生产使用 , 原料不够用了 。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没有原材料就放弃生产 , 于是有一部分人将主意打到了国外的垃圾身上 。 这些洋垃圾在国外是没有用的垃圾 , 但是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 , 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原材料的匮乏 。 因此 , 我国政府也对洋垃圾的进口品目和数量出台一系列规定 , 每年会根据原材料的缺口进行动态调控 。 短短几年 , 我国就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大垃圾进口国 。

很多人因为倒卖这些进口而来的“洋垃圾”实现了一夜暴富的梦想 , 据说曾经有人日入三万 , 迅速成为了百万富翁 。
洋垃圾的利润究竟来自哪里呢?这些“洋垃圾”主要是外国生产的废弃工业品和日用品 , 具有二次利用的价值 。 试想 , 一个美国青年喝完可乐后扔到垃圾桶中的塑料瓶 , 漂洋过海来到中国 , 经过中国工人的二次加工从中回收新塑料 , 这些路费和二次加工费七七八八算在一起 , 竟然比从石油提取物中直接合成塑料还要便宜 。

一旦回收的塑料足够多 , 那么这其中蕴含的利润将是巨额的 。
早在数十年前 , 日本、美国等国家就成立了专门向中国出口垃圾的公司 , 这项业务甚至养活了美国很多小镇 。 这些公司负责收集本国的垃圾 , 然后进行分类处理之后再卖到中国 。 中国的买家通常会以极低的价格买进 , 例如废旧衣服每吨只需花费几百元钱 , 而金属类固体垃圾的价格通常会高一些 。

值得注意的是 , 这些洋垃圾到达中国后会经过多次倒卖 。 它们会经过多次挑选、层层转卖 , 分拣得越细致价格也会卖得更高 。 最终这些洋垃圾有的会被当做原材料再次投入生产 , 有的会经过进一步拆解 , 有的会投入工厂进行提炼 , 提炼出贵金属等物质 。
倒卖链条大致会经过收集、转运、加工和销售这几个阶段 , 在这一链条上的各方都会获得收益 。
还是以上文美国青年丢掉的可乐瓶为例子 , 如果没有人回收这些可乐瓶 , 那么美国企业就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来处理这些无用的塑料瓶 。 每吨垃圾的处理费用在400美元至1000美元 , 而运到中国的成本每吨只有几十美元而已 , 甚至还能再赚一笔政府支付的垃圾处置补贴 。

而中国的塑料回收企业在收到美国运来的塑料瓶以后 , 经过二次加工 , 再制作成别的塑料制品 , 例如塑料凳子等 , 然后这些产品再经由经销商卖出去 。 由于是废旧塑料二次加工制成的 , 因此这些塑料凳子的成本会更加低廉 , 加工厂和经销商可以从中狠狠地赚一笔差价 。
不仅如此 , 在低端的电器市场 , 很多廉价的电器都是由洋垃圾制作而来 , 中国的收购商回收了国外的电子垃圾 , 然后从中挑拣出有用的部分 , 再重组成新的设备 , 甚至是以品牌产品二手货为名在市场上贩卖 , 即使价格已经是正品的几分之一了 , 但对于经销商来说仍然有暴利可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