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次眼部手术后视力0.05,患者起诉首诊医院索赔11万丨医法汇医疗律师( 二 )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作为“医疗质量安全十八项核心制度”之一 , 是指为尽早明确诊断或完善诊疗方案 , 对诊断或治疗存在疑难问题的病例进行讨论的制度 。 其要求医疗机构及临床科室应当明确疑难病例的范围 , 包括但不限于出现以下情形的患者:没有明确诊断或诊疗方案难以确定、疾病在应有明确疗效的周期内未能达到预期疗效、非计划再次住院和非计划再次手术、出现可能危及生命或造成器官功能严重损害的并发症等 。
疑难病例讨论是提高疑难病例诊疗效果 , 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的重要途径 。 明确本医院和本科室疑难病例的范围是规范疑难病例管理的第一步 , 为保障疑难病例讨论质量和效果 , 医院应当明确参与讨论人员范围、组成和流程要求 , 讨论内容专册记录 , 讨论结论记入病历 。 本案中 , 鉴定意见分析认为患者先后6次住院手术治疗右眼视网膜脱离 , 但效果欠佳 , 该病例应考虑为疑难病例 , 未见医方进行疑难病例讨论的证据 , 难以认定医方对患者的病情尽到了谨慎的注意义务 , 因此被法院认定医方未尽到谨慎的注意义务 , 存在过错 。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在诊疗活动中对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 。 疑难病例通过多个专科医生的共同讨论 , 综合分析 , 共同制定诊疗方案 , 取长补短 , 不仅可以缩短患者就诊时间 , 降低一定的诊疗费用 , 更重要的是 , 可以使患者得到明确和有效的诊治方案 , 提高诊疗的质量 , 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权 。 因此 , 当对确诊困难或疗效不确切的患者 , 原则上应在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指导下尽快完善各项检查 , 进行病例讨论 , 尽早明确诊断提出治疗方案 , 必要时邀请相关科室人员或机构外人员参加 , 最重要的是要将讨论的结论记入病历 。
(本文系医法汇原创 , 根据真实案例改编 ,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均采用化名)
推荐阅读
- 2013年弟弟捐骨髓救姐姐,姐夫承诺补偿90万,手术后姐夫不认账了
- 回顾:弟弟捐骨髓救姐姐,姐夫答应补偿90万,手术后姐夫却变卦了
- 1米6男子交往42人结过37次婚,如今不记得自己生了多少孩子
- 挖掘37次只是冰山一角?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有新发现,网友:文字?
- “毅力号”开始三角洲阵线行动,支持机智号火星直升机27次飞行
- 杭州:女子20分钟作案7次,她说想玩一个“心跳的游戏”
- 回顾 温州姑娘全麻做整容,手术后发现怀孕了,49天胎儿只能打掉
- 河南老人骑车摔倒,手术后突然死亡,女儿在骨灰中发现异常
- 86岁老人手术后,儿女轮流拉板车35公里,历经7小时才回到家
- 假扮外卖员混进主播家,3天与其发生7次关系,女子哭喊:“西地那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