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晨辉总结称 , 作为首例持续活跃重复快速射电暴 , FRB 20190520B是目前唯一没有观察到停止爆发的快速射电暴 。 FRB 20190520B近源位置的电子密度为迄今最高 , 拥有非常复杂的电磁环境 , 并是迄今第二例发现伴随有射电持续源的快速射电暴 。
他认为 , FRB 20190520B与FRB 20121102A具有很大相似度 , 有可能代表了快速射电暴的演化早期阶段 , 有望帮助揭开快速射电暴起源的神秘面纱 。
论文第一作者、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牛晨辉博士介绍“中国天眼”发现首例持续活跃重复快速射电暴成果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中国天眼”这项重要发现有哪些意义?
基于“中国天眼”探测数据的这项重要发现研究初步结果公布后 , 引起国际天文界的广泛关注 , 以其为基础已经催生包括散射时标模型、超新星爆炸解释等数篇创新模型文章 。
李菂研究员表示 , 综合“中国天眼”近期观测数据 , FRB 20121102A和FRB 20190520B很可能处在快速射电暴初生阶段 。 “中国天眼”的持续观测 , 特别是执行“快速射电暴巡天”优先重大项目 , 有望建立全新的快速射电暴演化图景 。
他透露 , “中国天眼”的“多科学目标同时巡天”优先重大项目迄今已经发现至少6例新快速射电暴 , 正在为揭示宇宙中这一神秘现象的机制、推进天文学这一全新领域的研究做出独特贡献 。
论文通讯作者、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李菂研究员介绍“中国天眼”发现首例持续活跃重复快速射电暴成果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针对快速射电暴是否为外星人联系地球信号等广泛猜测和“中国天眼”明确列入“参与地外文明搜寻”科学目标的关联议题 , 李菂认为 , 虽然超出人类目前认知边界的各种超自然现象 , 未被纳入学界的主流框架 , 但为人们提供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
快速射电暴发现人、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教授邓肯·洛里默评价称 , 基于新的快速射电暴FRB 20190520B特征及其持续射电源的存在 , 他认为快速射电暴有可能来自多种天体 , 可能有不同的分类 。 随着快速射电暴样本的持续增长 , 预计未来几年内 , 就能够详细解释快速射电暴耐人寻味的天体类别 。
快速射电暴理论专家、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教授乔纳森·卡茨说 , FRB 20190520B这个发现帮助了解快速射电暴周边环境 , 进而揭示其辐射机制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系教授戴子高指出 , FRB 20190520B研究表明其周围环境似乎特别致密并且被高度磁化 , 进而意味着该暴的起源天体(现在广泛认为是中子星)比较年轻 , 并且可能处于双星系统或者超新星遗迹之中 , 这对于理解快速射电暴的周围环境和物理起源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
【“中国天眼”又有新发现:首例持续活跃重复快速射电暴】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台长常进院士表示 , FRB 20190520B的发现虽具有一定偶然性 , 但更是中国持续增加大科学装置投入取得突破的必然 , 得益于几代天文人的贡献付出 。 他希望不久的将来 , 在暗物质、中性氢、引力波探测等世界科技前沿领域 , 中国科学家能取得更多原创性重大发现成果 , 实现更大科研突破 。
推荐阅读
- 观测宇宙3年,中国天眼接收到遥远宇宙的信号,距离30亿光年
- 中国天眼接收到30亿光年外的强烈信号,不断重复发出,要回复吗?
- 中国天眼面向青少年开放约50小时,圆科学梦,未来将走向国际
- 中国天眼究竟看到了什么?为何被霍金多次警告,可惜没人信
- “中国天眼”遇到暴雨变成“汤锅”?科学家:高科技怎会如此简单?
- 银河系有10亿颗宜居星球,中国9月份搜寻地外文明,这次能成功吗
- 中国天眼新任务:2023年发射地球信息,寻找宇宙中的外星文明
- 我们能看到多远的宇宙?如果观测距离不够,那该怎么办?
- 绑架幼崽,争夺王位,在裸鼹鼠的帝国里都发生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