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美国星链卫星群,潜在威胁仍在增加!我国科学家:必要时予以击落】

文章图片

不可否认 , 卫星发射的数量多少 ,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 特别是卫星在对地监控、信息传递、军事等方面 , 有着与其他手段截然不同的根本性作用 , 而且近地轨道上的空间资源是有限的 , 因此以美国为代表的传统航天大国 , 在发射卫星上一直以来都充满着“热情” , 这是展示他们国际话语权的关键指标之一 。
不过 , 随着美国SpaceX公司的加入 , 特别是在实施“星链计划”以后 , 人造卫星对于人类的服务功能似乎变了味 。 一开始 , SpaceX公司在申请立项时 , 展示的是星链卫星将为人类提供更为廉价和便捷的通讯服务 , 在从2019年第一颗星链卫星发射升空以后 , 仅仅3年的时间就部署完成2600颗星链卫星 , 从而使美国人造卫星的数量 , 一下子激增至3000多颗 , 占据全球总数量的60% 。
星链卫星除了能提供通讯模组以外 , 还具有高分辨率对地监控、高灵敏度跟踪目标、干扰其他卫星正常运行的能力 , 同时必要时还可以携带能摧毁其他卫星和空间设施的装备或者武器 , 因此星链卫星的这种“额外”功能 , 与美国军方的某些“不可告人”的需求相吻合 , 所以美国NASA同意了SpaceX公司追加星链卫星的申请 ,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 , 美国星链卫星的数量将继续激增到42000颗 。
去年美国两颗星链卫星企图接近我国的天宫空间站 , 我们不得不紧急调整空间站运行高度 , 从而避免了被撞击 。 今年 , 美国又向乌克兰提供了12000颗星链卫星 , 以作为其开展军事行动的科技支撑 。 这两个事件 , 充分显现了星链卫星并非一开始标榜的那样 , 是以人类的基本需求为出发点的 , 而恰恰会对人类社会的正常稳定运行产生潜在的威胁 。
而如果仅仅从航空航天的纯科学角度 , 来看待星链卫星 , 那么它的负面作用也越来越显现出来 。 现在 ,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 这些由数千颗卫星组成的“巨型星座” , 对全球的天文台和天文观测者来说 , 也产生了越来越严重的干扰 , 特别是在南纬 50 度和北纬 50 度左右的夏季夜晚最为明显 , 由星链卫星运行过程中 , 反射的光线所形成的光带条纹清晰可见 , 而许多欧洲和加拿大的天文设施都位于这些区域 。
假如未来几年4万多颗星链卫星全部组网完成 , 那么这些“嗡嗡作响”、夜晚几乎随处可见的亮点以及光纹 , 对全球几乎所有的天文观测都将产生更为严重的影响 。 据有关机构预测 , 届时在天文观测设施观测到的图像中 , 可能有四分之一的图像被干扰 , 人类对宇宙深空的观测将会大打折扣 。
而且这种影响 , 依靠一般的修正措施 , 是很难完全消除的 , 即使可以通过一些算法来减轻影响 , 但是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将会非常大 , 以后还会变为常态 。 截至目前 , SpaceX还没有找到具体的解决方案 , 虽然一开始试图在星链卫星上安装遮光罩以使其在夜空中的外观变暗 , 但由于成本加大和结构设计较为复杂的原因 , 最终这种举措被SpaceX停止了 。
自从第一批星链卫星发射以来 , 世界上的天文学家们就已经感到担忧 , 随着这两年星链卫星数量的与日俱增 , 这种担忧已经演变为全球响应 , 目前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已经成立了“保护黑暗和安静天空免受卫星星座干扰中心” , 就此事开展监测、数据分析和具体应对 。 但是 , 这毕竟是一种非官方的行为 , 现在还没有法律规定夜空中应该出现多亮的卫星 , 同时星链卫星还受到美国军方的支持 , “反干扰中心”对SpaceX的约束力到底有多大 , 现在还不得而知 。
推荐阅读
- 外来力量正在改变太阳系的形态
- 神舟十四号在太空中的微重力冶金,为什么会引起科学家的关注?
- 杨振宁:宇宙结构并不是偶然的,有造物者存在
- 人类让动物回交,没考虑伦理道德问题吗?实在是迫于无奈
- 秦始皇还活着?霍金:他只是走不出陵墓,正用另一种方式统治世界
- 中国科学家即将点亮“人造太阳”:核聚变将实现能源自由
- 《流浪地球》中,地球搬到比邻星,人类能适应乱纪元吗?
- NASA将启动针对不明飞行物研究:召集顶尖科学家 预计耗时9个月
- 物理学家发现了可以解释暗物质的从未见过的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