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古老恐龙“肚脐”化石!恐龙肚脐在哪,长啥样?


科学家发现古老恐龙“肚脐”化石!恐龙肚脐在哪,长啥样?


文章图片


科学家发现古老恐龙“肚脐”化石!恐龙肚脐在哪,长啥样?


文章图片


科学家发现古老恐龙“肚脐”化石!恐龙肚脐在哪,长啥样?


文章图片


科学家发现古老恐龙“肚脐”化石!恐龙肚脐在哪,长啥样?


文章图片


科学家发现古老恐龙“肚脐”化石!恐龙肚脐在哪,长啥样?


【科学家发现古老恐龙“肚脐”化石!恐龙肚脐在哪,长啥样?】根据一篇发表在《BMC生物学》杂志上的论文显示 , 科学家们从2002年在我国出土的一个恐龙化石上发现了首个完整的恐龙“肚脐”化石!此发现是由香港中文大学的科学家和国际古生物学家组成的团队共同取得的 。
这块化石已有1.2亿年的历史 , 它是科学界目前找到的最古老、最完整的恐龙“肚脐”化石 。

这个化石中的恐龙是鹦鹉嘴龙(又译鹦鹉龙) , 约有2米长 。 鹦鹉嘴龙是食草动物 , 生活在距今1.2亿年前的早白垩纪的亚洲 , 是角龙下目鹦鹉嘴龙科的一属 , 和原角龙、三角龙等恐龙都具有一张类似鹦鹉一般带勾的鸟嘴 。 从鹦鹉嘴龙的体形及生存年代来推断 , 科学家认为鹦鹉嘴龙可能是大部分角龙类恐龙的祖先 。

此前 , 该恐龙化石的“肚脐”部分并没有被科学家注意到 。 直到科学家利用了一种被叫作激光诱导荧光技术(LSF)的成像技术 , 才在这个恐龙皮肤化石上发现了这个恐龙“肚脐” 。
激光诱导荧光技术 , 能利用一定频段的激光刺激一些保存在岩石基质的皮肤分子 , 让肉眼看不见的已石化的皮肤等软组织 , 在黑暗中发出荧光 , 从而揭示恐龙真正的外形 。 此前科学家曾利用该技术观察恐龙化石上的鳞片、羽毛等 , 以此来研究恐龙的演化过程 。

恐龙有“肚脐” , 说起来真奇怪 , 不过此肚脐非彼肚脐 。
通常所说的肚脐一般只有人或其他胎盘类哺乳动物才有 , 而肚脐就是出生后脐带(输送营养物质 , 排出废物的通道)与胎儿身体连接处断开后留下的疤痕 。

当然 , 胎盘类哺乳动物的肚脐也各不相同 , 比如人的肚脐是凹的 , 而猫的肚脐通常是扁平的 。

需要注意 , 胎生的动物一定是哺乳动物 , 但哺乳动物并不一定都是胎生 , 比如鸭嘴兽就是少数几种卵生哺乳动物之一 。 而有的胎生哺乳动物 , 比如像袋鼠的这类有袋类哺乳动物由于没有胎盘 , 所以也没有肚脐 。


恐龙是爬行动物 , 卵生 , 按理来说并没有“肚脐” , 不过恐龙胚胎还未破壳而出时 , 其身体会通过一个类似缝隙的腹部开口直接连接到恐龙蛋的卵黄囊 。 卵黄囊贮存着大量卵黄 , 可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 与脐带的功能相似 。

当恐龙出生后 , 在它们的腹部区域便会产生一条细长的疤痕 , 这条疤痕就是科学家所说的恐龙“肚脐” , 这个恐龙“肚脐”疤痕会伴随恐龙一生 。 科学家称 , 爬行动物身体上都有一个相当于肚脐的东西 。
研究人员称 , 此次在鹦鹉嘴龙恐龙化石上发现的“肚脐” , 其形态特征与某些活着的鳄鱼相似 , 长长的脐部疤痕处环绕着独特的鳞片 。

此次能发现恐龙“肚脐” , 除了有新技术的帮助 , 还在于该恐龙化石保存的状态相当特殊 , 能通过LSF成像技术分辨出皮肤组织 , 不像很多恐龙化石那样基本只剩一副骨架 。
对此 , 科学家们相当兴奋 , 认为利用LSF成像技术或许还能在其他恐龙化石中发现恐龙“肚脐” 。
关注我 , 咱们下次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