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世界3》中的那些科学,有没有真实的科学理论?( 二 )


蝗虫变异和改良理论
【《侏罗纪世界3》中的那些科学,有没有真实的科学理论?】
令人惊讶的是 , 随着《侏罗纪世界3》走向结局 , 很明显剧情都是关于蝗虫的 。 具体来说 , BioSyn创造了一种巨大的突变蝗虫 , 他们将白垩纪的基因与现代蝗虫结合 , 创造了一个超级物种 , 威胁造成生态危机 。 科学家们现在确实能够通过基因编辑创造出新物种 , 事实上已经在昆虫上进行了实验 , 特别是在果蝇上 。
《侏罗纪世界3》将这一想法更进了一步 , 提出了“基因驱动”的改良概念 。 在这一过程中 , 基因改良被设计成在种群中传播 , 并超越自然选择 , 亨利·吴博士声称能够创造出一种改良的蝗虫 , 将其他蝗虫置于控制之下 , 使其在一代内灭绝 。 虽然电影的交待并不十分清楚 , 但据推测 , 他的实验过程类似于现实世界中对果蝇的实验 , 在果蝇实验中 , 改良的果蝇被设计成与其他在野外携带疾病的果蝇杂交 , 使它们的后代无法繁殖 , 基本上保证了果蝇最终的灭绝 。 然而 , 如果真的类似果蝇的改良 , 那么要迅速造成一场灭绝级别的事件 , 可能需要不止一只被改变的蝗虫 , 尤其是这些蝗虫已经蔓延到全球各地 。
恐龙被训练成攻击武器

《侏罗纪世界3》引入了暴龙 , 这是一个来自晚白垩纪的物种 , 电影中被训练成攻击武器 。 这是《侏罗纪世界》中训练有素的迅猛龙的合理延伸 , 而这个想法在《侏罗纪世界2》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 一些古生物学家认为用这种方法训练迅猛龙确实是有可能的 , 但对暴龙可能不会有效 。 因为经科学家们研究发现 , 暴龙与迅猛龙不同 , 它是一种喜欢个体活动的物种 , 而不属于群体攻击型动物 , 其捕猎的个性属于猎人守株待兔那种 , 所以即使它可以训练 , 也不太容易武器化 。
恐龙与人类共存

《侏罗纪世界3》的核心理念——恐龙可以与人类共存 , 其实这很牵强 。 核心问题是世界在过去的6500万年里气候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气温比当时要低得多 , 冰盖和冰川已经覆盖了两极的大部分地区 。 在一个场景中 , 一只迷惑龙在雪地里艰难跋涉时悲伤地叫喊 , 事实上 , 这种特殊的恐龙在现实环境中不可能遇到过雪 , 也不可能在如此寒冷的条件下生活 , 更不会有恐龙在冰冷的水中游泳 , 想要恐龙在当下存活 , 必须有新的气候环境 。
这其中还有一个被整个系列完全忽略了的元素 , 现实经过对琥珀中的气泡的研究表明 , 白垩纪时期大气中的氧气含量高达35% , 而今天只有21% 。 如此稀薄的空气可能会使恐龙根本无法有电影中描述的运动 , 因为没有足够的氧气满足它们运动的需求 , 而且飞行恐龙肯定不会飞到空气更稀薄的天空 。 但是 , 如果纠结这个问题 , 势必会破坏整个《侏罗纪》系列 ,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所有《侏罗纪》系列必须忽略这个科学理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