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世界3》中的那些科学,有没有真实的科学理论?


《侏罗纪世界3》中的那些科学,有没有真实的科学理论?


文章图片


《侏罗纪世界3》中的那些科学,有没有真实的科学理论?


文章图片


《侏罗纪世界3》中的那些科学,有没有真实的科学理论?


文章图片


《侏罗纪世界3》中的那些科学,有没有真实的科学理论?


《侏罗纪世界3》在科学上的概念性应用又进了一步 , 但是它所依赖的理论 , 包括克隆、基因编辑和恐龙培育 , 其背后的现实可能性真的存在吗?

《侏罗纪》的整个系列电影从未因其科学的准确性而受到好评 , 甚至它的核心概念——恐龙DNA可以首先保存在琥珀中 , 这个理论都是有些牵强的 , 琥珀的保存能力也是有限度的 , 如果真的从科学角度讲 , 任何包含在琥珀中的DNA在6500万年后都会不可避免地降解 。
不过这种科学上的不准确完全可以理解 , 这些是科幻电影 , 不是科学纪录片 。 电影总是试图尽可能地回避这些中规中矩的问题 , 然后用伪科学的元素来替代它们 , 例如 , 在《侏罗纪公园》中 , 科学家们用青蛙等常见动物的DNA填补了恐龙DNA的空白 , 无意中给这些生物引入了无性繁殖的元素 。 从某种意义上说 , 《侏罗纪》系列的恐龙实际上已经是全新的物种 , 与生活在6500万年前的任何恐龙都不同 。
但《侏罗纪世界3》将伪科学带到了一个全新的方向 , 探索了人类克隆和基因工程的进一步发展等主题 。 其中一些因素是相当令人惊讶的 , 观众们走进影院前永远也不会预测到会有蝗灾一说 。 确实 , 这之中的许多元素其实与科学基础相距甚远 , 但也不是全部那么离谱 。
恐龙有了羽毛

《侏罗纪世界3》的一些恐龙第一次长出了羽毛 , 这是很显而易见的一个主要变化 , 实际上这也是有科学依据的 。 许多科学家甚至在第一部《侏罗纪公园》上映之前就已经确信了这个理论 , 而且曾批评斯皮尔伯格的经典电影忽略了这一点 。 这些年来 , 羽毛恐龙存在的证据越来越多 , 很高兴看到《侏罗纪世界3》终于承认这一点 , 在电影中加入了多只羽毛恐龙 。
人类克隆和基因编辑

《侏罗纪世界3》的真正进步在于克隆人和基因工程 。 在《侏罗纪世界2》中 , 引入第一个克隆人麦奇 , 但现实世界的科学水平 , 距离这种突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据了解 , 现实科学克隆人类胚胎已实现可行 , 但安全植入克隆胎儿却还有很多困难 , 科学家们现阶段只能在羊身上冒这种风险 , 至少短期内不会有像梅奇这样的克隆人出现 。
同时 , 麦奇也不会是和本体完全相同的克隆体 , 子宫内的基因重组会有变化 , 细胞的每次组合都不一样 。 产前状况也会影响发育(比如母亲的压力、饮食和体育锻炼等) 。 甚至还有表观遗传的成分 , 这说明麦奇的身体会根据她成长的环境以不同的方式生长 。 所以《侏罗纪世界3》完全应该让另一位女演员扮演夏洛特会更科学准确 , 她的外貌可以与梅奇相似 , 但不应该完全相同 。 相反 , 伊莎贝拉·塞博同时扮演这两个角色 , 这其实并不符合克隆的概念 。
《侏罗纪世界3》还揭示 , 夏洛特·洛克伍德也对麦奇进行了复杂的基因编辑 。 因为夏洛特根本不是死于车祸 , 而是死于一种使人衰弱的基因疾病 , 她设法从麦奇身上通过编辑基因清除了这种疾病 。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 , 科学家们就已经能够改变DNA , 据说这在胚胎阶段更容易做的 。 而《侏罗纪世界3》似乎表明 , 夏洛特的基因编辑是在麦奇出生后进行的 。 好在电影放映前的两年 , 也就是2020年 , 确实有一项在成年人类身上使用基因编辑的实验获得了成功 , 这是一项通过基因编辑实现恢复视力的实验 , 这让电影中的情节有了一个可靠的先例 。
布鲁的无性繁殖

欧文的宠物迅猛龙布鲁在《侏罗纪世界3》中的戏份不如前两部多 , 但却也很重要 。 布鲁已经有了一个迅猛龙小宝宝 , 除了亨利·吴博士 , 其他人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 这在蜥蜴中理论上是可能的 , 通过一种被称为“单雌生殖”的过程 , 当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配偶时 , 未受精的卵子可以产生幼体 。 尽管现有科学考证对“单雌生殖”在恐龙物种的联系并未所见 , 即使是现在的鸟类 , 通过“单雌生殖”的蛋也无法孵化 , 但电影中基于恐龙DNA中的缺口被其他物种填补了 , 如果前者可行了 , 那 “单雌生殖”就真的有可能 。 正如伊恩·马尔科姆在《侏罗纪公园》中提到恐龙繁殖的过程时说的那样 , “生命总会找到出路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