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人们第一次发现视腺会和繁殖之外的东西存在联系 , 突破性不小 。
然后 , 本周发表在《当代生物学》的论文里 , 王博士更进一步 , 分析了雌章鱼视腺里产生的化学物质 。
她和同事们用生物质谱技术 , 发现视腺能产生三条特定的化学路径 。
第一条路径会生产出孕烯醇酮和黄体酮 , 这不奇怪 , 这两种类固醇激素都和怀孕有关 , 很多动物都有 。
第二条路径 , 视腺会生产出母体胆固醇 , 它之后会变成胆汁酸 。
第三条路径 , 视腺会大量生成7-脱氢胆固醇(7-DHC) , 它是胆固醇合成的前体 。
在雌章鱼身体衰弱的时候 , 这四种物质不断产生 , 其中后两者可能是导致它们死亡的原因 , 特别是7-DHC 。
高浓度的7-DHC对人体是有害的 , 它会出现一种叫Smith-Lemli-Opitz综合征的罕见病 。
在欧美 , 每2万到4万儿童中就有一人罹患此病 , 很多儿童在一岁前就会死亡 , 经常呕吐、吸允力差、喂食困难 。 他们的头很小、有心脏缺陷、脑部神经发育异常 , 免疫力低下 。
部分患者会对光照敏感 , 50%的男性患者患有隐睾症 。
除了以上症状外 , 患者还会出现反社会、自残、焦躁行为 , 随着年龄增长变得越发明显 。
提到“自残” , 这就让人想到章鱼妈妈的奇怪举动 , 虽然是不同物种 , 但症状是相似的 。
除了7-DHC外 , 王博士和她的团队还发现更多导致章鱼死亡的化学物质转化路径 。
“章鱼经过这些变化 , 似乎在死前就疯了 。 ”一名成员告诉媒体 , “经过两个过程 , 也许是三到四个 。 现在 , 我们至少找到三条独立的类固醇激素路径 , 可以解释这些动物的举动 。 ”
章鱼妈妈的自残得到了解释 , 但让人不明白的是 , 为什么经历过漫长的进化 , 章鱼仍然保留这个像系统bug一样的生物特质 。
如果7-DHC水平正常 , 章鱼妈妈可以活到孩子们出生 , 甚至教它们如何捕猎 。
为什么它们会发疯地死掉呢?
说法有两种 , 一种是章鱼妈妈如果保持理性 , 可能会吃掉自己的卵 , 章鱼中经常出现同类相食的行为 。
另一种 , 是章鱼的数量可能变得过多 , 太多章鱼会破坏生态系统平衡 , 所以它们会选择自毁 。
这两个理论听上去都有缺陷 , 还需要科学家进一步研究 。
目前 , 王博士在研究小太平洋条纹章鱼 , 这种章鱼在繁殖后不会出现自毁行为 , 把它们和其他章鱼相比较 , 也许就能找出章鱼妈妈悲剧死亡的原因 。
一个小小的腺体 , 可以完全改变动物的行为 ,
大自然有时真的很残酷啊 。
【章鱼产卵后会自残直至死亡,美国科学家们发现,它们死前就已疯了】
推荐阅读
- 火星和木星地底或可存在外星人 科学家已确信云层“满足水的要求”
- 关于左撇子,你可能从未听过的6个科学事实
- 极其罕见:青藏高原冰川中的“黄金神兽”,全球不足300头
- 元素周期表尽头在哪?为何说173号元素的发现会使得相对论崩塌
- 细胞科技资讯(2022.06.05—2022.06.10)
- 专挑鳄鱼吃的鱼,几分钟能撕碎鳄鱼身体,牙齿有5厘米
- 礁石上出现巨大生物, 路人纷纷跑来观看, 赶紧逃命
- 世界上最珍奇植物景观,形似大章鱼沙漠植物,能在沙漠生存上千年
- 乌龟的硬壳怎么来的?科学家百思不得其解,成进化论的终极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