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链蛇:体含微毒,为何却被认为是剧毒蛇?原来全靠蟾蜍“续毒”


赤链蛇:体含微毒,为何却被认为是剧毒蛇?原来全靠蟾蜍“续毒”


文章图片


赤链蛇:体含微毒,为何却被认为是剧毒蛇?原来全靠蟾蜍“续毒”


文章图片


赤链蛇:体含微毒,为何却被认为是剧毒蛇?原来全靠蟾蜍“续毒”


文章图片


赤链蛇:体含微毒,为何却被认为是剧毒蛇?原来全靠蟾蜍“续毒”


赤链蛇的颜色极其鲜艳 , 见过它的人都以为它是一种剧毒蛇 , 大概是深受老一辈人思想的影响 , 就像老夫的奶奶就说过“只要是色泽艳丽的生物 , 一定是含有剧毒的” 。 不过这赤链蛇还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恐怖 , 并且它本身就不属于毒蛇类 。

赤链蛇:赤链蛇之所以广受关注 , 正是因为它具有60条以上的红色窄横纹 , 在蛇界也是数一数二的“颜值担当”了 。 赤链蛇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 , 比如“火赤链”、“红斑蛇”、“燥地火链”、“红麻子”等 , 在你们的家乡有什么特殊的叫法呢?

一般来说 , 属于游蛇科的蛇类几乎是没有毒的 , 比如王锦蛇 , 而今天介绍的赤链蛇 , 也是蛇目游蛇科的一种常见代表 。 赤链蛇主要以捕食鱼、蛙、蟾蜍、蜥蜴、蛇、鸟等为食 。 赤链蛇体长约为1米左右 , 最长可达1.5米以上 。
除内蒙古西部到新疆和西藏外 , 赤链蛇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 比如福建、浙江、广东、广西等地区 , 在国外的日本、韩国、老挝、越南灯地区也有分布 , 主要栖息于田野、村庄以及水源附近 。

【赤链蛇:体含微毒,为何却被认为是剧毒蛇?原来全靠蟾蜍“续毒”】赤链蛇喜欢在傍晚的时候出来觅食 , 只要不招惹它 , 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 , 性懒不爱动 , 爬行极其缓慢 。 不过在受到惊吓时 , 行动却十分敏捷 , 捕咬目标明确 。
“毒”从何而来?曾经有人总结出一套分辨蛇类有毒无毒的方法 , 蛇的头部为大头的三角头 , 则是有毒的 , 若为小头的椭圆形 , 则是无毒的 。 不过这种说法并不全面 , 所以只能做个参考 , 并不能笼统地判定 。

赤链蛇就是三角头 , 再加上这鲜艳的鳞甲斑纹 , 很多人第一眼就会认为它是毒蛇 , 但其实它并不属于毒蛇类 , 最多只能说是微毒蛇 。 之所以有的人被赤链蛇咬后 , 会有严重的症状 , 是由于个别人体质对毒性会比较敏感 。

和虎斑颈槽蛇一样 , 赤链蛇最喜欢吃的食物也是蟾蜍 , 而蟾蜍也是为其“续毒”的主要来源 。赤链蛇在进食蟾蜍后 , 也就变成了人们口中所谓的“毒蛇” , 在此状态下 , 毒液进入伤口处 , 便会产生头晕、恶心等症状 。
不过赤链蛇和虎斑颈槽蛇相比起来要逊色的多 。 虎斑颈槽蛇主要是靠背部的颈腺 , 用来吸收所吞食的蟾蜍毒素 。 而赤链蛇之所以含有一定的毒素 , 则是因为在吞食蟾蜍时 , 口腔中会留有一定的毒素 , 并不是它体内所产生的毒素 。

除此之外 , 虽然赤链蛇含有毒腺和毒牙 , 但是对人体并没有什么威胁 。 它的毒腺属于达氏腺 , 牙齿属于后沟牙 , 两颗毒牙主要分布在口腔的后部 , 如果在咬人时嘴巴张得不够大 , 那么后沟牙就不能咬破皮肤 , 无法导致中毒 。

小结:若是在野外有被赤练蛇咬伤的情况 , 若伤口不深 , 只有毒液液体在伤口处伤口附近的皮肤上 , 大家可以用清水多次冲洗伤口 , 再用碱性水接着冲洗 , 例如肥皂水 。 并且需要注意观察被咬伤者的伤口以及身体状况反应 。 如果比较严重的话 , 需要及时到医院治疗 。
今天有关赤链蛇的分享就到儿啦 ,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关注 , 如果你有想要了解的蛇可以在评论下方留言哦 。 期待下次与你们的文章分享 , 我们下期再见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