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小课堂——巴普洛夫的著名实验


心理学小课堂——巴普洛夫的著名实验


不论你是希望花时间和精力深入学习心理学 , 希望将心理学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 还是希望用心理学帮助他人 , 你都可以在《心理学小课堂》获取到关于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全貌 , 我将用浅显易懂的文字 , 对这门学科做一个简单介绍 , 希望碎片化的时间里 , 获取到你所需要的东西 。

上一堂我们提到了心理学小课堂——行为主义学说

说到行为主义 , 必须提到一个人和他的著名实验——伊万.巴普洛夫
巴普洛夫是俄国的生理学家 , 他于1890年建立了实验医学研究所 , 研究消化 。 1897年 , 他出版了《主要消化腺机能讲义》 。 1901年起 , 他开始研究实验室的狗怎样学习“有条件的”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接下来 ,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著名的实验是如何实施的 。

狗呗关在一个隔绝声音和气味的房间中 。 这样 , 它看不到 , 听不到 , 也闻不到 。 实验中 , 给狗喂食的同时呈现一个声音 , 并测量狗的唾液分泌量 。 食物和声音的匹配进行多次后 , 即使只呈现声音 , 不提供食物 , 狗仍会分泌唾液 , 通过这种方法 , 巴普洛夫训练狗具有了条件反射 , 即听到声音就会分泌唾液 。
在严格控制的实验环境中 , 其中重要的要素:
声音:中性刺激变成了条件刺激;
食物:无条件刺激;
唾液分泌记录:对食物的无条件反应变成了对声音的条件反应 。
那么完整的条件反射形成过程如下:
形成前:铃声——无反应 , 食物——分泌唾液;
形成中:铃声---分泌唾液 , 食物——分泌唾液;
形成后:铃声——分泌唾液 。
这就是著名的巴普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实验
巴普洛夫还继续了进一步的实验

他发现当条件刺激(声音)不再与无条件刺激(食物)匹配呈现时 , 条件反应会逐渐消失——即消退 , 在消退过程中 , 狗通常变的困倦 , 甚至会睡着 。
一段时间过后(1-2天) , 当条件刺激(声音)再次出现时 , 即使没有无条件刺激(食物) , 狗还是会再次分泌唾液 , 这种现象被称作自发恢复 。
【心理学小课堂——巴普洛夫的著名实验】巴普洛夫还发现狗会对相似的声音有了反应 , 当狗对一个特定音调行程条件反射后 , 它也会对很多其他音调有条件反应 , 这种现象被称作泛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