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自然界最强“绿帽王”,它可以偷偷完成交配,雌性竟无法察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综述
要说人类社会最复杂的东西 , 肯定要数人际关系了 , 这其中又以男女之间的情感关系为代表 , 渣男、渣女、海王、海女 , 各种各样的网络热词也正在反映着这些爱恨纠葛 , 不过比起这些新词 , 一些经典的老梗也是屡试不爽 , 比如“隔壁老王” 。
但是你可能很难相信 , 在自然界中也有一些家伙心甘情愿地扮演这样的角色 , 它就是斑光蟾鱼 。
斑光蟾鱼
斑光蟾鱼的老家在太平洋东部 , 一般在美国的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利亚比较常见 , 别看这种鱼个头不大 , 但是长相却非常有记忆点 , 它们的脑袋和普通的水生鱼类不太一样 , 基本上呈现为又扁又宽的形状 , 这也让它的脑袋看起来和青蛙非常相像 。
生活习性上 , 斑光蟾鱼比较随性 , 不管是浅水区还是深水区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 不过浅水区主要还是限于那些位于潮间带的地区 。
此外 , 斑光蟾鱼还是非常少见的一种昼伏夜出的鱼类 , 如果你想在白天找到这些家伙 , 可能难度有点大 , 它们一般会把自己隐蔽得非常好 , 比如藏在泥沙下面一动不动 。
如果不是因为捕食和交配的需要 , 一般不会出来活动 。
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利亚的渔民如果生活在渔船上 , 那么它们对这种鱼应该很熟悉 , 这倒不是因为它们晚上的活动 , 而是它们发出的声音 。
尤其是在春夏之交开始之后 , 渔船上的人常常不堪其扰 , 按照他们的描述 , 这些声音的音色虽然很低沉 , 但是音量却不小 , 听起来很像某种机器运转时的嗡嗡声 。
盛夏的时候更是持续不断 , 让人难以入睡 , 为什么斑光蟾鱼会在夜间发出这样的声响呢?
专家的研究表明 , 这些声音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求偶 , 和陆地上的很多其它动物一样 , 如果单拎出一只斑光蟾鱼的话 , 听起来并没有那么大声 。
只是因为都集中到了一起 , 才会造成蛙声一片的效果 , 而且发出这些声音基本上都是雄性的斑光蟾鱼 。
雌性对这种声音很敏感 , 即便是相隔很远也能捕捉到 , 这个距离甚至可以达到几千米 。
因为夏季是斑光蟾鱼交配和繁衍的季节 , 所以在七月八月的夜晚 , 人们就会看到它们频繁的活动 , 尤其是雄性 , 不仅要求偶、交配 , 还得负责把产卵的巢建好 , 可以说相当忙碌了 。
“隔壁老王”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 , 会发生一件从人类视角看来非常奇怪的事 , 那就是一段诡异的三角关系 。
在解释这一点之前 , 要先介绍一下另外一个冷知识 , 雄性的斑光蟾鱼分为两种 , 二者在物种上绝对是属于同一种 , 但是却偏偏有着不一样的体型和分工 。
体型较大的雄性斑光蟾鱼可以名正言顺、按部就班地吸引雌性的注意力并且完成交配 。 但是体型比较小的这部分相对来说就少了很多竞争力 , 基本上不会有雌性愿意选择它们 , 换做是人类的情况 , 它们确实没有什么择偶资本 。
首先它们在硬件条件上显然比不过别人 , 在颜值这一关就被刷下来了 , 而且无法像自己的同类那样发出洪亮的叫声 , 要知道 , 这可是斑光蟾鱼求偶最重要的工具了 。
我们大概可以想象一个这样的场景 , 在鱼头攒动的夏日浅海中 , 体型健硕的斑光蟾鱼都在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歌喉 , 以吸引雌性前来 , 而这部分小鱼只能像哑巴一样呆在旁边 , 看着一群群雌性从身边游过 , 然后再成双成对地结成伴侣 。
这个场景真是有够惨了 , 可能有人会替它们说话 , 长得不帅、不会唱歌难道是什么缺点吗?其实只要有能力 , 也是一条好鱼 。
推荐阅读
- 世界最大“鱼王”——鲸鲨,迁徙路线无人所知
- 如果海洋全部消失,人类还能活几千年?地球或将成为下一个金星?
- 章鱼产卵后会自残直至死亡,美国科学家们发现,它们死前就已疯了
- 极其罕见:青藏高原冰川中的“黄金神兽”,全球不足300头
- 专挑鳄鱼吃的鱼,几分钟能撕碎鳄鱼身体,牙齿有5厘米
- 礁石上出现巨大生物, 路人纷纷跑来观看, 赶紧逃命
- 人类发现明朝时期鲨鱼,在深海种流浪512年,它怎么活到现代的?
- 根据科学定律,海水会越来越咸还是越来越淡
- 鲸鱼全身都是宝,科学家连鲸鱼的耳屎都不放过,它的用途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