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木|艾格峰 1936 攀岩灾难事件

禾木|艾格峰 1936 攀岩灾难事件

文章图片

禾木|艾格峰 1936 攀岩灾难事件

文章图片

禾木|艾格峰 1936 攀岩灾难事件

文章图片

禾木|艾格峰 1936 攀岩灾难事件

文章图片


阿尔卑斯山脉的艾格峰 , 海拔不足4000米 , 攀登难度却排在世界前五位 , 早期开荒的十多名攀登者全部丧命于此 ,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艾格峰1936灾难事件 。
1936年7月 , 两名来自德国的年轻小伙子 , 东尼·寇兹(Toni Kurz)和他从小玩到大的朋友 安迪·英特托瑟(Andi Hinterstoisser)准备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征服艾格峰的人 。

其实常规的艾格峰登顶路线并不难 , 他是从山脚的格林德瓦村出发 , 经过10多公里的徒步穿越 , 到达海拔3970米的顶峰 , 全程最陡的坡度也不会超过70度 , 早在1858年 , 就有来自瑞士还有爱尔兰的登山者通过这条线路成功登顶 。
然而这座山峰最恐怖的地方却在于山体北面 , 一个垂直角度超过90度的悬崖上 , 它叫“艾格峰北壁” , 高低落差达到1800米 , 并且山体全部由易碎的石灰石构成 , 随时可能发生落石或是雪崩的危险 , 在攀登技术还有装备都不普及的情况下 , 没有人敢轻易尝试这样疯狂的路线 。

当时的安迪虽然才24岁 , 但他已是世界上小有名气的攀登者 , 成功登顶过阿尔卑斯山北段的贝希特斯加登峰 , 还有德奥边境的瑞特阿尔卑斯峰 , 这些攀登活动不仅证明了他的实力 , 也为他赢得了很多荣誉 。
1936年7月5日 , 安迪兄弟二人骑着自行车 , 从德国跋涉700多公里来到艾格峰南面的格林德瓦村 , 在村子里租了一间小屋 , 计划用一个月的时间来征服北壁 。
从当地的实景画面可以看出 , 艾格峰北壁的两侧坡度较缓 , 攀登难度不高 , 当时中间位置却异常的陡峭 , 还带有多处凹陷处 , 看上去非常危险 。

东尼的性格比较沉稳 , 他建议从坡度较缓的左侧登顶 , 万一出现意外还可以爬到边上的雪坡上下撤 , 然而安迪坚持要挑战北壁中难度最高的中线位置 , 当时为了这件事兄弟俩还在山下大吵了一架 , 但最后东尼还是决定帮助安迪走难度最高的中路 。
北壁的中路是一座由岩壁和冰壁组成的混合悬崖 , 途中要经过两段雪坡 , 以及垂直角接近90度的200米悬崖 , 并且当时这个线路一天内还无法完成 , 最少需要在悬崖中段休息一晚 , 到第二天才能登顶 , 在这期间只要稍微发生一点意外就是非常严重的后果 , 看上去确实非常刺激 。

当地村民听到了这个想法后 , 都认为他们疯了 , 因为之前所有尝试中路的攀登者都以死亡告终 , 但是安迪坚信自己的能力与众不同 , 一定可以完成挑战 。
在进行正式攀登前 , 安迪兄弟也确实做了非常充足的准备 , 他们用了10多天来标记北壁的精确线路 , 以确定哪里是死路 , 哪里存在休息点 , 并计划了在800米处一个2米宽的崖缝 , 作为夜晚的露营地点 。
在前期训练过程中 , 他们又遇到了另外两名来自奥地利的登山者 , 威利·安格勒(Willy Angerer)和愛德華·萊納(Edi Rainer) , 这俗话说的好啊 , 人多好壮胆 , 就这样 , 四位攀登者决定组团挑战这座“食人峰” 。

1936年7月18日 , 一行人早早就出发了 , 当时还吸引来了很多村民前来围观 , 有的还下以重注 , 就赌他们不能成功登顶 , 因为北壁很多地方存在欺骗性 , 随着高度的上升 , 难度也会越来越高 。
刚开始他们进展得很顺利 , 很快就爬到了海拔2980米的第一冰壁 , 按照计划 , 他们今天必须穿过第一冰壁 , 到海拔3100米的露营处休息 , 然而第一冰壁看上去很短 , 却十分的危险 , 中间除了超过70度的悬崖 , 还有容易打滑的冰面 , 来自奥地利的安格勒 , 在这个阶段被上方的落石击中了头部 , 这使得队伍的行进速度大大降低 , 是造成后来死亡事故的间接原因 。

4人大约花了5个小时到达了第一天的露营点 , 相互依偎着在不足2米宽的崖壁上过了一夜 , 第二天他们将穿过第二冰壁 , 攀爬难度最高的钻板岩脊 , 几乎一整天都要在垂直的崖面上攀爬 。
当时虽然正值盛夏 , 但是艾格峰上却刮起了暴风雪 。 温度骤降至零下8摄氏度 , 四个人被冻得彻夜未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