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光年外,有一颗行星被剥了皮


730光年外,有一颗行星被剥了皮




一个赤裸的行星内核 。

【730光年外,有一颗行星被剥了皮】艺术家想象中的TOI 849 b 。 University of Warwick / Mark Garlick
距离地球730光年远的宇宙中有一个奇怪的天体 。 它和恒星的距离很近 , 公转周期18小时 , 表面温度1500摄氏度;它的体积和海王星差不多 , 但质量却是海王星的2到3倍 。
这个名为TOI 849 b的天体 , 在其所在的行星系统中 , 处在一个特殊的地带内 。 这个地带被天文学家称为“海王星荒漠” 。 之所以有这个名称 , 是因为质量相当于海王星 , 或比海王星还大的行星 , 很少会出现在这里 。
而TOI 849 b的密度几乎相当于岩石质的地球 。 这让天文学家心生疑虑 , 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密度这么大的“海王星” 。 他们怀疑他们发现的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行星 , 而是一个赤裸的行星内核 。
TOI 849 b最初是TESS探测器发现的 , 英国华威大学的科学家使用欧洲南方天文台的设备 , 对其质量进行了测算 。 该大学的物理学博士David Armstrong表示 , TOI 849 b的质量并不算最大 , 但它却是有史以来密度最高的类海王星天体 。
TOI 849 b的古怪特点表明 , 它可能是因为与其主星距离过近 , 而在潮汐扰动的过程中失去了原本拥有的大气;也有可能它是在与其他行星发生碰撞的过程中失去了大气 。 而其主星辐射给其大气带来的大规模光蒸发效应可能也起了一定作用 。
TOI 849 b也有可能是一颗“失败”的气体行星 。 在其内核形成后不久 , 可能发生过什么 , 导致其大气最终无法成形 。 原因可能是其诞生的原行星盘中存在空隙;或它形成得太晚 , 以致于物质不够用 。
研究人员表示 , 这是人类首次在观测中发现行星内核 。 它给了我们一个极好的机会 , 能够对行星的内部进行研究 。 而这种机会在我们自己的太阳系是难以获得的 。
千奇百怪的系外行星 , 为我们打开的 , 是一扇扇独特的探索之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