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老板投放6千万尾鱼苗,居然集体失踪,4年后捞出年收3千万


2009年老板投放6千万尾鱼苗,居然集体失踪,4年后捞出年收3千万


文章图片


2009年老板投放6千万尾鱼苗,居然集体失踪,4年后捞出年收3千万


文章图片


2009年老板投放6千万尾鱼苗,居然集体失踪,4年后捞出年收3千万


文章图片


2009年老板投放6千万尾鱼苗,居然集体失踪,4年后捞出年收3千万


文章图片


2009年老板投放6千万尾鱼苗,居然集体失踪,4年后捞出年收3千万


文章图片


2009年老板投放6千万尾鱼苗,居然集体失踪,4年后捞出年收3千万


文章图片


2009年老板投放6千万尾鱼苗,居然集体失踪,4年后捞出年收3千万


2009年 , 一个来自广州的老板 , 投资3000万 , 在云南澜沧江里投放了6000万尾鱼苗 。
刚做出这个决定时 , 他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 甚至还跟自己的姐姐大吵了一架 , 但他没有因为别人的反对改变想法 , 坚持投放鱼苗 , 结果又遭遇了意外 。
他期盼着鱼苗顺利成长 , 尽快打捞上来卖钱 , 但是接连3年都捞不出一条鱼 。
由于总是见不到回报 , 这个老板的公司 , 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 但他没有轻易放弃 , 坚持到了第4年 , 终于查明原因 , 并且顺利地把当初投放的鱼打捞了上来 , 结果赚大发了 , 年入3000万 。
不仅收回了曾经的投资 , 还获得了巨额的回报 , 跟他坚持到最后的合作伙伴 , 也因为这次鱼苗投放 , 获得了大量的分红 。

一、年过半百转行养鱼 , 遭人反对仍坚持去做
这个历经坎坷才终于迎来收获的老板 , 名叫何杰秋 , 他是广东佛山人 。 之前 , 他投放鱼苗时 , 会遭到那么多人的反对 , 是因为他没有任何养鱼经验 。
从事养鱼工作之前 , 何杰秋一直在做钢铁生意 , 他在钢铁领域摸爬滚打20多年 , 带着不少员工发家致富 , 赢得了很多人的尊重 。
之所以决定转型 , 是因为2006年时国家要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 他做的钢铁生意 , 一天不如一天 。
何杰秋认为 , 国家重点进行结构调整 , 钢铁行业衰退是一个必然趋势 , 再坚持从事钢铁行业 , 只会越来越难 , 所以他决定响应号召 , 寻找其他的出路 。
那时候 , 何杰秋已经年过半百了 , 以他的身家 , 就算是什么工作也不做 , 也能衣食无忧 , 继续享受生活 。 他决定转行再次奋斗 , 是因为不想抛下公司的员工 。
何杰秋觉得 , 大家跟他奋斗了这么多年 , 应该给大家多创造一些机会 , 不能直接解散团队 。 苦苦寻找了一段时间 , 何杰秋在云南找到了一个机会 。
2008年 , 云南农业厅对外进行招商引资 。 消息传出后 , 很多外地的生意人纷纷跑来打探情况 , 但是很少有人愿意承接这个项目 。 他们都认为 , 云南省农业厅给的项目不是很靠谱 , 很难赚到钱 。

这个项目具体来说就是 , 承包澜沧江小湾库区养鱼 。 澜沧江水源充足 , 附近的风景也很好 , 经常有人过来观光 , 但是前来打探项目消息的生意人却觉得 , 在这里养鱼风险很大 , 不确定能不能赚到钱 。
既然别人都拒绝了这个项目 , 身为外行人的何杰秋 , 为何要坚持留下来呢?他是钱多得没地方用了吗?并不是这样的 。
何杰秋是一个很理智的人 , 他从不义气用事 。 之前做钢铁生意时 , 他就非常稳重 , 所以总是能带着企业的员工顺利地完成任务 , 没有出现过太大的差错 。
这一次 , 他决定养鱼 , 也不是临时起意 , 而是提前进行了调查 。 他专门找人检验过 , 澜沧江水域的温度相当好 , 就算是冬季也有16℃ , 到了夏天可以达到26℃ 。 这样的温度范围 , 很适合鲢鱼和鳙鱼生活 。
何杰秋很清楚 , 中国人口众多 , 对鱼类的需求特别大 , 只要能养殖成功 , 不愁卖掉 , 应该能赚不少钱 。
想明白这一点后 , 何杰秋直接找到云南省农业厅的工作人员 , 跟他们签署了一份承包协议 , 然后到处采购鱼苗和设备 , 准备深耕养鱼业 , 再一次带着公司的员工走向辉煌 。

何杰秋准备跟云南省农业厅签署协议时 , 家人和朋友都很反对 。 他们都觉得 , 何杰秋没有一点养鱼经验 , 现在做的决定 , 完全是纸上谈兵 , 十有八九会亏钱 , 很难真正盈利 , 希望他能放弃这个糟糕的念头 , 做一些更熟悉的事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