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几乎不提“臭氧空洞”了?是世纪谎言,还是已经愈合?( 二 )



另外 , 从人为的角度来看 , 人类在生活中使用了大量的发泡剂、灭火剂、杀虫剂、制冷剂等等 , 这些产品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氯氟烃 ,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氟利昂 。
氯氟烃被排入空气中后会上升到臭氧层顶部 , 紫外线会将其中的氯原子分解出来 , 而被分解出来的氯原子会掠夺臭氧中的氧原子 , 使得臭氧变成氧 , 最终失去吸收紫外线的能力 。

此外 , 农业上无限制的使用化肥 , 这会产生大量的氧化氮 , 也是导致臭氧层变薄的主要原因之一 。 由此可见 , 臭氧层出现空洞的罪魁祸首其实还是人类自身 。
在认识到氯氟烃会对臭氧层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后 , 1987年45个国家签订了《蒙特利尔议定书》 , 以避免和控制氯氟烃对臭氧层造成持续破坏 , 同时也将臭氧层对人类的重要性编纂到了教科书中 , 影响了一代人 。
为什么现在几乎没有人提臭氧空洞了?

原因很简单 , 因为它已经算不上威胁 。 由于人类各国联合“自救” , 北极地区的臭氧层空洞已经完全“愈合” , 而南极更大的空洞也正在慢慢恢复 。
注意 , 南极地区上空的空洞并没有完全“愈合” , 它的大小仍随季节变化而不断变化 , 比如在每年的七八月份就会开始增大 , 一直到十月份左右达到极限 , 而后重新变小 。

当然了 , 相比几十年前氯氟烃滥用的时代 , 南极地区的臭氧空洞已经小了很多了 。 按照科学家的预测 , 2060~2075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应该能够恢复到1980年的水平 , 至于什么时候能够完全恢复 , 目前还没有准确的答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