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 人类好奇心的都归结到一个问题上了 , 在宇宙中我们是孤独的吗?生命来自哪里 , 是一次特别意外吗 , 或者是一次自然规律不可逆转结果?
人类对地外文明的认识可以上溯到十六世纪末 , 1584年尔丹诺·布鲁诺在哥白尼的思想基础上 , 曾提出“千万颗恒星都像太阳一样巨大而炽热 , 这些恒星都是以巨大的速度向四面八方不断地辐射能量(图1) 。 它们的周围也有许多像我们地球这样的行星 , 行星周围又有许多卫星 。 所以 , 生命不仅在我们的地球上有 , 也可能存在于那些人们看不到的遥远的行星上……” 。
图1 罗马鲜花广场的乔尔丹诺·布鲁诺塑像(右)
1959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两位物理学家菲利普·莫里森和朱塞佩·科尼(图2)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 , 指出了用微波进行星际通讯的可能性 , 从此拉开了人类利用射电望远镜进行地外文明搜索的帷幕 。
图2 物理学家菲利普·莫里森和朱塞佩·科尼
童话《绿野仙踪》(又译为《神秘欧兹国》) , 借用童话中奥兹国的名称 , 科学家们于1960年创立了一个“奥兹玛”计划(图3) , 这个计划的目标是搜索来自其他恒星的信号 。 虽然至今还没有获得有价值的结果 , 但这个项目却在1990年获得美国政府关注和重视 , 为了后来启动SETI(Search for Extra Terrestrial Intelligence , 简称SETI)项目奠定了基础 。
图3 “奥兹玛”计划使用的位于西维吉尼亚的绿堤电波望远镜
1961年 。 法兰克·德雷克(图4)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 , 可以估算出银河系中有多少个具有智慧的生命体星球 , 目前这个公式被称为德雷克方程式 。
图4 法兰克·德雷克讲解他著名的公式
【星际文明探索之旅】1977年8月16日 ,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大耳朵电波望远镜 , 观测到了一个“Wow”的信号 , 并且持续地观测了72秒钟 , 但是之后再也没有收到这种信号(图5) 。
图5 大耳朵电波望远镜观测到的“Wow”讯号
1974年 , 在法兰克·德雷克的主持下 , 利用无线电波从地球向外太空发射了“阿雷西博”信息 , 给任何可能正在收听的外星文明(图6) 。
图6 法兰克·德雷克在发射“阿雷西博”信息的天线前
1992年美国政府资助启动了为期十年的SETI项目 , 采用射电接收方法来接收地球外的文明发来的无线电波 , 但一年后取消了这个项目 。 1993年 , SEIT项目委员会再次讨论决定启动一个“凤凰计划”项目 , 开始在南半球利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的帕克斯64米射电望远镜进行观测 , 随后又返回到北半球的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图7) 。 直到2004年 , 凤凰计划已观测了恒星系名单上一半的行星 , 但仍然未有地外文明信息被检测到 。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的帕克斯的电望远镜(左)
银河系的其他恒星系(右)
2013年 , 美国科学家发起 “孤独信号”的项目(图8) 。 任何人只要在“孤独信号”网站注册并支付费用 , 就可将
图8“孤独信号”项目租借30年的加州詹姆斯堡通讯卫星地面站
红矮星Gliese526是宇宙中的另一恒星系统(图9) , 距离地球大约18光年 , 科学家认为它存在适宜生命生存的行星概率相对较大 。
推荐阅读
- 马斯克表示星舰7月就可以进行首次轨道测试,未来一个月发射一次
- 高达5.76亿像素,占用大脑65%的“内存”!人类眼睛有多强大?
- 古蜀人的奇思妙想——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发布
- 20亿年前的水是什么味道?研究员尝一口给出答案
- 致命硫酸云浪横扫金星表面
- 俄科学家:“国际空间站充满细菌微生物,可能会感染很多疾病。”
- 好菌在消失?如何失而复得?
- 图说荣耀70Pro、OPPOReno8Pro+、vivoS15Pro咋选?一目了然
- 100多米厚的煤层是怎么形成的?远古地球上存在这么多植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