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没有完 , 不知疲倦的轨道器随后再次变轨至环月大幅值逆行轨道 , 这条轨道是很耐人寻味的 , 该轨道有着长期稳定、入轨能量低 , 是可以应用于载人登月任务的自由返回轨道 。
轨道器变轨遥测图像
载人航天 , 人命关天 。 半个世纪前 , NASA第3次载人登月任务飞船阿波罗13号在地月转移飞行期间服务舱出现了不可逆转的故障 , 宇航员差点殒命太空 , 出于灵活选择落月点的任务考虑 , 当时飞船并没有运行在地月自由返回轨道 , 最终是借助着陆器发动机进入地月自由返回轨道成功回到了地球 。
阿波罗13号分离服务舱后 , 宇航员对损毁的服务舱成像 。
运行于近地轨道的载人飞船如遇紧急情况 , 航天员随时都可以乘船撤离 , 而属于深空领域的载人登月任务就不同了 , 其对于推进剂的消耗以及轨控动力系统的可靠性非常敏感 。
嫦娥五号轨道器进入的环月大幅值逆行轨道有一个特点就是在载人飞船轨控发动机故障情况下 , 不需要轨道机动也可自由进入月地返回轨道 。 显然 , 轨道器进入该轨道还是在为载人登月任务“探路” 。
阿波罗13号的自由返回轨道
相较于半个世纪前的阿波罗载人登月 , 如今又有了新的变化 , 载人登月飞船的乘员舱与登月舱将分开发射 , 因为后者基于重复使用需求 , 将部署于环月轨道 , 这意味着载人飞船将没有完整备份可用的动力系统(阿波罗十三号的登月舱动力系统) , 因此对于自由返回轨道的应用需求会更旺盛 。
文章开头提到 , 我们也有建造月轨空间站的需求 , 环月大幅值逆行轨道的低入轨能量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 货运飞船进入这条轨道后推进剂消耗量可以最小化 。
嫦娥五号轨道器?
嫦娥五号探测器由于执行的采样返回主任务是短周期任务 , 因此其设计在轨飞行时间余量并不长 , 是3个月 , 而实际上轨道器运行至今已一年有余 , 一次发射任务完成多领域空间探测任务 , 进一步体现了我国低成本高效办航天的优良传统 。
在世界上 , 低成本
月船二号失控撞向月球表面
印度月船二号登月任务 , 看似低成本 , 换来的结果是失败 , 接下来还要重新研制测试月船三号 , 将失败成本算进去这还是低成本吗?
反观我们的低成本办航天不是在研制测试成本上扣扣搜搜 , 而是从确保高可靠、高成功率 , 以及多任务拓展上下功夫 , 一次任务多目标实现 , 类似嫦娥五号轨道器的拓展任务 , 对于我们而言并不是第一次 , 多年前还有嫦娥二号的拓展任务也是如此 。
嫦娥五号月轨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试验
嫦娥五号月轨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试验
简而言之低成本办航天不是少花钱 , 而是要把钱花在刀刃上 , 该花的钱我们一样不会少 。 比如 , 服务深空探测器研制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一个不够用就建两个 , 大型AIT中心的服务能力不仅能满足当下的各类大型航天器 , 甚至未来二十年的超大型航天器也能满足需求 。
地外天体着陆综合试验场
【为载人登月探路:嫦娥五号轨道器进入新轨道,可无动力回地球】正因为我们的根基扎实 , 所以才有了空间探测任务的连战连捷 , 从而持续加速我国航天的发展步伐 。 未来八年时间内我们可以见证的奇迹还会有很多:天宫空间站、嫦娥探月四期、载人登月、国际月面科研站、小行星采样返回、火星采样返回……
推荐阅读
- 探测地外星球,探测器是沿直线飞过去的吗?霍曼转移轨道了解一下
- 恒星跑路了:“新视野”探测器进行首次“星际视差实验”
- 1吨202亿!嫦娥五号发现新物质,100吨可供全人类用1年
- 旅行者2号遇阻挡的“火墙”温度达49427℃,人类能否飞出太阳系?
- 150亿公里外,旅行者2号曾返回一串信号,科学家无法破解
- 科学家挽救了深陷安全模式3个月的Maven探测器,并延长了十年寿命
- 从蜗牛身上看到我们
- 地球是沙子,而人类是细菌?飞得最远的飞船所摄地球照片令人深思
- 20多年来,日本在地下1000米深处存储了5万吨超纯水,目的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