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年多前 , 当嫦娥五号上升器成功从月球表面点火起飞之际 , 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吴燕生感慨道 , 这标志着中国首次掌握了地外天体起飞技术 , 中国人独立自主完成载人登月、建立月球空间站 , 甚至走向更为深远的太空将不再是梦 。
嫦娥五号上升器月面起飞历史画面
的确 , 嫦娥五号承载了太多航天梦想 , 这是一款人类飞向深空规模最大的无人探测器 , 其具备的一系列技术指标很多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 虽为无人探测器但却为以后实施包括载人登月任务在内的其它更为复杂的深空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
嫦娥五号探测器由轨道器、返回器、上升器、着陆器四大舱段组成 , 发射质量8.2吨 , 先后完成了发射入轨段、地月转移段、近月制动段、环月飞行段、着陆下降段、月面工作段、月面上升段、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段、环月等待段、月地转移段、再入回收段总计11个阶段任务 , 是我国迄今为止最为复杂的深空探测器 , 任务的成功标志着嫦娥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计划的圆满实现 。
嫦娥五号探测器的11个任务阶段
上述11个任务阶段在不久的将来也是载人登月任务需要经历的任务阶段 , 因此说嫦娥五号奠基载人登月 , 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 。
嫦娥五号的奠基价值还在延续 , 轨道器是嫦娥五号的服务模块 , 也是总控模块 , 可以将其视为嫦娥五号的太空摆渡车 , 探测器整器进入环月轨道、环月轨道交会对接、环月等待段、月地转移等飞行阶段轨道器居功至伟 , 在完成月地转移段任务分离携带1731克月壤样本的返回器之后 , 轨道器的工作还没有结束 , 如果以时间尺度来衡量 , 此时它的新阶段工作才刚刚开始 。
嫦娥五号轨道器分离返回器画面
轨道器分离返回器之后随即进行了机动规避 , 此时轨道器的推进剂余量是200公斤 , 这是什么概念?
嫦娥五号四大舱段之一的轨道器发射质量4.25吨 , 推进剂携带量3吨 , 也就是说该舱段的干重是1.25吨 , 如此规模的探测器携带200公斤推进剂 , 几乎等同于一颗全新状态的探测器 。
嫦娥五号探测器的四大结构
完成机动规避后 , 轨道器进入到一条绕地球运行的大椭圆轨道 , 为其踏上新征程创造了有利条件 。
数天之后轨道器进入长期运行管理阶段 , 经过约88天的长途跋涉之后 , 轨道器来到了新的目的地 , 这里是距离地球约93.67万公里的日地拉格朗日L1点李萨如轨道 , 在这里轨道器实现了我国首次日地L1点环绕探测 , 验证了一系列此前未曾涉足的轨道控制技术 , 获取了日地L1点测控链路环境、太阳辐照环境等就位探测数据 , 同时一大批元器件经受了此处复杂空间环境的在轨实际测试 , 为后续深空探测器的研制积累了数据 。
在环绕日地L1点飞行期间 , 轨道器利用监视相机拍摄了太阳翼、地月合影、太阳等摄影作品 , 为人类解锁了新的太空视角 。
轨道器在日地拉格朗日L1点运行轨道拍摄的太阳翼
轨道器在日地拉格朗日L1点运行轨道拍摄的地月合影
轨道器在日地拉格朗日L1点运行轨道拍摄的太阳
完成为期约半年多时间的绕日地L1点飞行拓展任务之后 , 轨道器再次动身重返地月系 , 这又是一次长途跋涉 , 最终飞掠月球来到了距离地球约37万公里的椭圆高地球轨道 , 运行一个多月后再次飞掠月球变轨至绕太阳运行的公转轨道 。
推荐阅读
- 探测地外星球,探测器是沿直线飞过去的吗?霍曼转移轨道了解一下
- 恒星跑路了:“新视野”探测器进行首次“星际视差实验”
- 1吨202亿!嫦娥五号发现新物质,100吨可供全人类用1年
- 旅行者2号遇阻挡的“火墙”温度达49427℃,人类能否飞出太阳系?
- 150亿公里外,旅行者2号曾返回一串信号,科学家无法破解
- 科学家挽救了深陷安全模式3个月的Maven探测器,并延长了十年寿命
- 从蜗牛身上看到我们
- 地球是沙子,而人类是细菌?飞得最远的飞船所摄地球照片令人深思
- 20多年来,日本在地下1000米深处存储了5万吨超纯水,目的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