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拟态?这种鸟居然拟态毛毛虫以求自保?它是怎么想的?

【反向拟态?这种鸟居然拟态毛毛虫以求自保?它是怎么想的?】

反向拟态?这种鸟居然拟态毛毛虫以求自保?它是怎么想的?


文章图片


反向拟态?这种鸟居然拟态毛毛虫以求自保?它是怎么想的?


文章图片


反向拟态?这种鸟居然拟态毛毛虫以求自保?它是怎么想的?


文章图片



在秘鲁亚马逊温暖潮湿的热带森林中 , 一只平平无奇灰色鸟儿来到一个由干叶子制成的杯型巢穴 , 它的喙里塞满了柔软多汁的虫子 。
然而 , 在巢穴中没有张大的嘴巴“嘤嘤”求食的小鸟 , 居然只有一只巨大的橙色毛毛虫 , 看起来像头牌牛郎的发型 , 一看就不好惹 。

但灰色鸟儿很淡定 , 它发出一声鸣叫 , 毛毛虫一抖 , 夭寿哦!从潦草的毛发中竟探出了一只饥肠辘辘的小鸟 。
接下来就是温馨但奇怪的喂食画面 。
栗翅斑伞鸟这种中型鸟类在南美洲亚马逊盆地的低地森林中发现 , 叫作栗翅斑伞鸟 , 繁殖期 , 它们会在灌木丛相对开阔的地区用干叶建造无衬里的杯型巢 , 并产下一只幼鸟 。
栗翅斑伞鸟的父母相比其他鸟类貌似不太负责 , 因为它们每小时只返回巢穴一次 。 对于一只小鸟来说 , 这是一个非常低的进食率 , 使得幼鸟生长缓慢 , 大约需要20天才能开始飞行 。

很怪 。 亚马逊被捕食的压力很大 , 栗翅斑伞鸟那么久才回巢穴一次 , 不是给捕食者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吃掉幼鸡吗?
NO!NO!NO!那是因为父母对幼鸟的伪装技巧很放心 , 少喂食可以减少它们暴露的概率 , 长得慢点就慢点吧 , 问题不大 。
明明超会模仿却过分谨慎有这种警戒拟态技巧的鸟类不是没有 , 比如穴居猫头鹰在受到干扰时发出嘶嘶声 , 就像一条激动的响尾蛇 。
但是像栗翅斑伞鸟的模仿这么极致的 , 就没有了 。 幼鸟有明亮的橙色羽毛 , 有些衬有黑色的部分 , 尖端有白色的倒钩 , 很明显它们的参照生物是因身怀剧毒而被人敬而远之的绒蛾科的毛毛虫 。 甚至体型也一样是12厘米左右 , 外表解决了 , 形态也得学啊!独自在家的时候 , 幼鸟会左右晃动头 , 看起来像一只身上刺挠的毛毛虫 , 运动和外表结合起来让它们简直是绒蛾科毛虫本虫 。

这个栗翅斑伞鸟明明超会模仿却过分谨慎 , 它们不会在父母出现后就立刻乞讨食物 , 而是将所有来光顾的生物都当成潜在的捕食者 , 然后照常cos绒蛾科 , 除非父母发出特定的呼叫 , 不然它们就不解除cos模式 。
它们一生中最危险的时期是前18天 , 之后橙色的羽毛和倒钩变薄了 , 身体和翅膀的羽毛完全露出来 , 然后就可以翱翔蓝天 , 面对新的威胁了 。

总觉得cos毛毛虫反而安全一点 , 就是没办法狩猎 , 毕竟没有飞着去吃虫子的毛毛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