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MC|台积电计划2025年实现N2环栅场效应晶体管芯片量产

台积电刚刚在 2022 技术研讨会期间披露了 N2 工艺的一些技术细节 , 预计可在 2025 年的某个时候投入 2nm 级全栅场效应晶体管(GAAFET)的生产 。届时新节点将使得芯片设计人员能够显著降低其芯片功耗 , 但频率和晶体管密度的改进似乎不太明显 。
TSMC|台积电计划2025年实现N2环栅场效应晶体管芯片量产
文章图片

作为一个全新的平台 , 台积电 N2 节点将结合 GAAFET 纳米片晶体管和背面供电工艺、并运用广泛的极紫外光刻(EUV)技术 。

● 新型环栅晶体管(GAAFET)结构具有广为人知的诸多优势 , 比如极大地改善漏电(当前栅极围绕沟道的所有四条边) , 并可通过调节沟道宽度以提升性能、或降低芯片功耗 。
● 至于背面供电 , 其能够为晶体管带来更好的能量输送(提升性能 / 降低功耗) , 是应对 BEOL 后端电阻增加问题的一个出色解决方案 。
TSMC|台积电计划2025年实现N2环栅场效应晶体管芯片量产
文章图片

(截图 via AnandTech)
功能特性方面 , 台积电 N2 看起来也是一项非常有前途的技术 。官方宣称可让芯片设计人员在相同功率 / 晶体管数量下 , 将性能提升 10~15%。
或在相同频率 / 复杂度下 , 将功耗降低 25~30%。同时与 N3E 节点相比 , N2 节点可让芯片密度增加 1.1 倍以上 。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 , 台积电公布的“芯片密度”参数 , 综合考虑了 50% 的逻辑、30% 的 SRAM、以及 20% 的模拟组件 。
TSMC|台积电计划2025年实现N2环栅场效应晶体管芯片量产
文章图片

遗憾的是 , N2 相较于 N3E 的芯片密度提升(反映晶体管密度的增益)仅为 10%。不过从 N3 到 N3E 的演进来看 , 那时的晶体管密度提升就已经不太鼓舞人心了 。
换言之 , 现如今的 SRAM 和模拟电路已经遇到了发展瓶颈 。对于 GPU 等严重依赖晶体管数量快速增长的应用场景来说 , 三年大约 10% 的密度提升 , 也绝对不是个好消息 。
此外在 N2 投产的同时 , 台积电也会同时拥有密度优化的 N3S 节点 。看到这家代工巨头在两种不同类型的工艺上齐头并进 , 这样的情景也是相当罕见的 。
TSMC|台积电计划2025年实现N2环栅场效应晶体管芯片量产
文章图片

【TSMC|台积电计划2025年实现N2环栅场效应晶体管芯片量产】如果一切顺利 , 台积电有望于 2024 下半年开启 N2 工艺的风险试产 , 并于 2025 下半年投入商用芯片的量产 。
然后考虑到半导体的生产周期 , 预计首批搭载 N2 芯片的终端设备 , 要到 2025 年末、甚至 2026 年才会上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