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嫦娥五号带回的部分月壤
所谓氦-3是氦气的一种同位素 , 一直被认为是核聚变的主要材料 , 一旦人类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 , 那么氦-3将成为战略资源 , 偏偏地球上的氦-3储量非常小 , 据说只有半吨 , 而月壤中则有100万吨到500万吨 。
不过也有说法称海水里含有丰富的氦3
至于我国科学家发现有望在常温下从月壤中提取氦-3这一消息 , 具体来说 , 就是从嫦娥五号带来的月壤里 , 发现了钛铁矿颗粒 , 而这些颗粒表面都存在一层非晶玻璃 , 最关键的是在这层非晶玻璃中 , 观测到了大量的氦气泡 , 直径大约为5到25纳米 。
我国科学家的发现
不仅如此 , 科学家还发现 , 大部分气泡都位于玻璃层与晶体的界面附近 , 没有深入颗粒内部晶体中 , 也就是说可以在常温条件中 , 通过机械破碎的方法 , 就能提取这些珍贵的资源 , 而这一过程 , 通俗的说就是“采矿” 。
月球上的氦3分布
至于这些氦-3的来源 , 主要是因为月球没有磁场和大气层 , 太阳风能直接打在月壤中 , 从而将太阳风中的氦-3储存起来 , 并且由于钛铁矿玻璃具有极高的稳定性 , 氦-3不易消失 , 所以日积月累 , 最终在月球上保存了丰富的氦-3资源 。 也就是说 , 月球是通过“晒太阳”的方式 , 获得氦-3的 , 而地球由于有磁场和大气层抵御太阳风 , 所以能够到达地面的氦-3 , 这么多年来也只有半吨 。
原来氦3是通过晒太阳获得的?
有意思的是 , 氦-3气泡不仅存在于月壤钛铁矿颗粒中 , 也存在于同样“晒太阳”的航天器的金属材料中 , 而且在航天器上 , 这些纳米气泡被视为一种问题 , 需要克服 。 具体来说 , 是金属材料受到高能粒子辐照作用 , 会在其内部产生一系列辐照缺陷 , 氦-3气泡作为一种典型的辐照缺陷 , 会引起金属构件性能的显著恶化 , 表现为构件肿胀、表面鼓泡和高温脆化等 。
所以如果能把东方红一号回收回来将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当然 , 月球上的氦-3并不都是以这种方式捕获和储存的 , 还有多种来源 。 不过 , 据估算 , 仅以纳米泡的形式储藏在钛铁矿中的氦-3 , 就可能高达26万吨 , 如果全部用于核聚变 , 可以满足全球2600年的能源需求 , 这就非常可观了 。
月壤单位面积 氦-3总含量分布
如果这一预测是准确的话 , 将为我国的月球采矿注入空前的驱动力 , 咱们的载人登月也不会是到此一游打卡式登月 , 而是可以利用资本和市场的力量 , 将月球基地、月球工厂、月轨空间站和地月航班一一变成现实 , 并实现盈利 , 地月经济圈也就不再是说说而已 。
地球上采集的氦3
不过 , 这一切实现的前提是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突破 ,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 可能还需耐心等待 。 而且有观点认为 , 从月球上提取氦-3是不现实的 , 月球上即便有再多的氦-3 , 其浓度也是很小的 , 不可能把月壤全部翻一遍 , 这样获得的氦-3能产生的能量 , 估计和提取它要花的能量差不多 , 肯定没有实际意义 。
【走,去月球挖矿!嫦娥五号发现有望在常温下从月壤中提取氦3】另外 , 所谓月壤氦-3用于核聚变这个说法 , 最早是欧阳先生90年代初期在《航空知识》杂志上提出的 , 文章名为《氦3是个宝 , 月宫知多少?》 , 对推动我国探月立项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但国外也有可控核聚变的科普视频说 , 氦-3核聚变的前景并不好 , 你怎么看呢?
推荐阅读
- 嫦娥五号月壤:发现氦-3,每吨200亿元!NASA局长:分享月球样品
- 月背上第一次出现生命信号,嫦娥四号立下头功,引发科学家热议
- 地球并不是圆的,一天也不是24小时!原来我们被骗了这么多年
- 为载人登月探路:嫦娥五号轨道器进入新轨道,可无动力回地球
- 重磅!中国天眼收到多个“疑似外星文明信号”,有个来自系外行星
- 1吨202亿!嫦娥五号发现新物质,100吨可供全人类用1年
- 中国“天眼”发现地外持续信号,难道科学家预测的外星文明信号到来了?
- 大海为何会涨潮和退潮,退潮的水退回哪里去了呢?涨见识了
- 俄航天局掌门人:外星人或许正在研究地球人!外星人真的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