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准测量中为什么要求前后视距相等?


在水准测量中为什么要求前后视距相等?


【在水准测量中为什么要求前后视距相等?】答案是为了减小误差:
1、因为视线不能保持绝对水平(也就是所谓的i角:视线与水平面的夹角)采用前后视距相等可以消除i角误差但实际中又不能前后视距绝对相等 , 只能做到消弱i角误差而不能消除 。
2、由于地球是圆的 , 在测量高度时就象在一条圆弧上测量一条直线的两端与该圆弧的距离一样 。 如果两边的长度不等 , 将引入附加误差 。 因而 , 测量时要尽量让前后视距相等 , 以减小误差的引入。

扩展资料:
水准测量又名”几何水准测量” , 是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地面上两点间高差的方法 。 在地面两点间安置水准仪 , 观测竖立在两点上的水准标尺 , 按尺上读数推算两点间的高差 。 通常由水准原点或任一已知高程点出发 , 沿选定的水准路线逐站测定各点的高程 。
由于不同高程的水准面不平行 , 沿不同路线测得的两点间高差将有差异 , 所以在整理国家水准测量成果时 , 须按所采用的正常高系统加以必要的改正 , 以求得正确的高程 。
误差分析:
1.仪器校正后的残余误差
在水准实验前虽然仪器经过了严格的检验校正 , 但仍然存在残余的角残差 。 理论上水准管轴应与视准轴平行 , 若两者不平等 , 虽经校正但仍然残存误差 。
即两轴线不平行形成角 , 这种误差的影响与仪器至水准尺的距离成正比 , 属于系统误差 。 可以在测量中采取一定的方法加以减弱或消除 。 若观测时使前、后视距相等 , 可消除或减弱此项误差的影响 。
2.水准尺误差
由于水准尺刻划不准确、尺长发生变化、尺身弯曲等原因 , 会对水准测量造成影响 , 因此水准尺在使用之前必须进行检验 。
此外 , 由于水准尺长期使用导致尺底端零点磨损 , 或者是水准尺的底端粘上泥土改变了水准尺的零点位置 , 则可以在一水准测段中把两支水准尺交替作为前后视读数 , 或者测量偶数站来消除 。
二、观测误差
1.水准管气泡居中误差
设水准管分划值为T , 居中误差一般为±0.15T , 采用符合式水准器时 , 气泡居中精度可提高一倍 。
2.读数误差
在水准尺上估读毫米数的误差 , 与人眼的分辨能力、望远镜的放大倍率以及视线长度有关 。
3.视差影响
当视差存在时 , 十字丝平面与水准尺影像不重合 , 若眼睛观察的位置不同 , 便读出不同的读数 , 因而也会产生读数误差 。
4.水准尺倾斜影响
水准尺倾斜将使尺上读数增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