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不配搞科幻?这些古代科幻作品来打脸!


中国人不配搞科幻?这些古代科幻作品来打脸!


文章图片


中国人不配搞科幻?这些古代科幻作品来打脸!


文章图片


中国人不配搞科幻?这些古代科幻作品来打脸!


文章图片




最近几年 , 国产科幻题材的文艺作品 , 早已成了狂飙突进的黑马 , 在2019年的春节电影市场上更异军突起 , 某部情节震撼的国产科幻大片 , 已然在春节期间火热刷屏 , 霸气占据票房榜首 。

当然 , 有热度 , 自然也充满质疑 。 对于中国国产科幻作品的质疑 , 这些年来也是十分热闹 。 虽然每个人的喜好都要尊重 , 但个别极端的观点 , 却是雷到叫人无语:“中国人科幻思想缺失” , “中国人没有科幻文学的传统” , 所以“中国人不配搞科幻” 。
中国人没有科幻文学的传统?这话 , 您问过历史书没?
因为 , 即使是在科技条件有限的中国古代史上 , 就早有中国人张开想象的翅膀 , 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科幻佳作 , 其内容之强大 , 足以令现代科幻迷们都啧啧称奇 。 比如下面这几部 。

一:《偃师献技》(战国时代)
荟萃了诸多中国神话传说的《列子·汤问》一书 , 不止有夸父逐日的奇幻 , 更不止有愚公移山的神奇 , 甚至还有“高科技”的脑洞 。 其中的《偃师献技》一篇 , 脑洞就开到了极致 。
《偃师献技》的故事情节很简单:风流天子周穆王巡游时 , 遇到了一个叫偃师的工匠 , 这位偃师先生擅长制造假人 , 当场就给周穆王贡献了一个 。 只见这个“假人”立刻在周穆王面前唱歌跳舞 , 潇洒风采令周穆王的嫔妃都倾倒 。 却叫小心眼周穆王大吐酸水 , 差点就要把假人拖出去砍头 。 幸亏偃师赶快拧下假人脑袋 , 给周穆王慌忙展示假人身体里的木块布条——大王您别发火 , 这真是我造的假人 。

虽说这个故事的情节较短 , 但其中的想象力却是不凡 , 偃师仅仅用木头布条 , 就拼接出一个活灵活现的“假人” 。 故事里的周穆王呢?试着把假人的心脏摘了 , 假人就立刻哑巴 。 把假人的肝摘了 , 假人就立刻成了瞎子 。 这两千年前故事里的奇特假人 , 却活脱脱科幻电影里“人造人”的翻版 。
这个短小的故事 , 也衍生出了著名的成语“巧夺天工” 。 与这故事里“巧夺天工”技艺一样令人佩服的 , 当然还有作者的脑洞 。
二:《拾遗记》(东晋)
如果说《偃师献技》 , 还只是一个短小精悍的奇幻故事 , 那么东晋小说《拾遗记》 , 却带来了更加震撼的科幻大片 。

《拾遗记》的作者王嘉 , 就是东晋时代一位神奇的人物 , 这位曾经隐居终南山的方士 , 多次精准预言天下大事 , 惹得诸如苻坚等当时枭雄们顶礼膜拜 。 虽然他最终因触怒后秦皇帝姚苌而被杀 , 但他留下的小说《拾遗记》 , 却叫多少后人叹为观止 。
比起《偃师献技》的精短来 , 《拾遗记》有了更加华丽的语言描述 , 其笔下的故事段落 , 也是天马行空 。 比如上古圣君尧帝 , 在《拾遗记》里就亲眼看到了巨型飞船“贯月搓” , 这个古代版的“太空飞船” , 在天空上“若星月之出入”“常绕浮四海” , 飞船上“羽人栖息其上 , 群仙含露以漱” 。 还有颛顼家的“鬼影剑” , 只要麾下哪个部落不听招呼 , “鬼影剑”就呼啸而出 , 如巡航导弹般精确打击 , 俨然古代版的“巡航导弹” , 画面十分震撼 。
除了这些震撼故事画面 , 《拾遗记》里更有震撼的故事情节 。 比如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 就有“宛渠人”乘坐着“沦波舟”前来拜访 。 这些“沦波舟”都是从海底升腾而出 , 走出来的“宛渠人”各个身高十丈 , 他们与秦始皇热情交谈 , 纵论天地变化 , 每一个都精准无比 。 走后更令秦始皇思念不已 , 这才有了秦始皇不惜一切代价 , 派船队出海寻找“仙人”的举动 。 亦真亦幻的故事 , 叫后世许多史学家都连连惊奇 , 为其真实性争论不休 。

【中国人不配搞科幻?这些古代科幻作品来打脸!】但毫无疑问的是 , 王嘉笔下《拾遗记》里的世界 , 已不仅仅是神话世界 , 却是一个想象力无比丰富 , 令人神往的科幻世界 。
三:《酉阳杂俎》(唐代)

推荐阅读